医学科普
发表者:吴力 人已读
自从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高血压治疗指南以来,诊断标准不断变化,降压目标不断调整,总趋势是越来越低,不但关注血压本身,还强调生活方式、精神情绪、心血管危险因素等的调节,注重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并积极改善代谢紊乱。
《202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提出了新的诊疗理念:分级、分期、分型诊治,指引高血压的治疗向精准化目标迈进。
重新定义分级的重要性,按照血压升高的程度分为1级、2级、3级,级别越高,说明高血压程度越重,越容易导致脏器损伤。
根据高血压有无造成靶器官损害,或损害程度,是否有心脑肾、血管意外分为I期、II期、III期。
传统分型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新的继发性高血压涵盖了结缔组织相关性高血压、血液系统相关性高血压。新增高血压特殊类型,包括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和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传统中医十分重视高血压的辩证论治,精准化调理,整体观与个体化相结合,认为高血压是一种证情多变,病型复杂的慢性疾病,根据血压的演变规律,在辩证的基础上,四诊合参,辩证归类为不同证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证与兼证,分清主次,全面调理,符合现代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即除了关注血压数值,还关注由血压升高所带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中医提出早期的高血压多为肝火上升、肝阳上亢;中期由于阴虚阳亢,可逐渐发展为肝肾阴虚;后期由于阴损及阳,常表现为阴阳两虚。
早期相当于1级高血压,中期相当于2级高血压,后期相当于3级高血压,所以中医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辩证施治包含了高血压的分级、分期、分型诊治内容,与现代高血压治疗理念相吻合。
中医高血压分级、分期、分型论治的主要内容
1.肝阳上亢:
早期的表现,症见头痛、头晕、易怒、夜睡不宁、口苦或干、舌边尖红、苔白或黄、脉弦有力等。其他症状还包括目赤、耳聋耳鸣、面部发红、头重脚轻、心悸、健忘、失眠等。
肝阳上亢是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上扰所致的上实下虚证候,其本质原因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治疗主要是平肝熄风、清热安神,常用天麻钩藤饮,近年研究表明天麻、钩藤、杜仲、桑寄生、黄芩、牛膝、栀子具有不同程度的降压功效,还具有镇静安神、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
中青年高血压以肝郁化火者多见,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味,药用丹皮、栀子、柴胡、黄芩、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桑叶、当归、白芍、薄荷、龙骨牡蛎等,疏肝理气,疏泄肝火。
2.阴虚阳亢
高血压进入中期,往往由于肝阳上亢日久,耗伤肾阴,而致阴虚阳亢之证候。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肝肾同源,肝肾阴液相互资生,肝阴充足,则下藏于肾,肾阴旺盛,则上滋肝木,盛则同盛,衰则同衰。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则阴虚阳亢。临床表现:头晕目眩、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视物不清,消瘦或失眠,麻木拘急,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治则镇肝熄风、滋阴潜阳,推荐镇肝熄风汤,药用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如果肝肾阴虚较为明显,建议用杞菊地黄汤以滋养肝肾,可随证加减天麻、钩藤、石决明、夏枯草、珍珠母、白茅根等。
3.阴阳两虚
高血压进入后期往往由于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多见于老年患者和绝经期妇女,临床表现多见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健忘,心烦失眠、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夜尿频数、男子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舌红少苔或薄白,脉沉弦或细数,迟脉弱。治则当以补肾益精,育阴助阳。方用二仙汤加减,药如仙茅、仙灵脾、黄芪、当归、巴戟天、鹿角胶、杜仲、熟地、龟板、牡蛎。头晕时加平肝潜阳之天麻、钩藤、白蒺藜、白芍等。更年期血压升高伴有冲任不调,潮热、汗出,再加知母、黄柏、仙灵脾、女贞子、怀牛膝等滋阴清热。
4.肝阳夹痰浊上扰
高血压在整个病程中可出现痰湿、血瘀等夹杂证候。由于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经常膏梁厚味、高盐高糖饮食,静坐不动,体重超标,就会出现代谢紊乱,痰浊内生,表现为头晕如裹、肢体困倦乏力、胸膈满闷、痰多嗜睡,舌苔白腻,脉象细滑等证,治则当以健脾化痰,加平肝潜阳药物,方用温胆汤或半夏白术天麻汤,药如半夏、天麻、茯苓、白术、陈皮、竹茹、枳实、甘草等。眩晕明显者加地龙、菖蒲、胆南星以化痰通络。
5.气滞血瘀、气虚血瘀
研究认为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伴有微循环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血管的重塑重构,中医也认为高血压即有“血”的病变也有“脉”的病变。气机郁滞日久而致血行瘀阻,脉压增大。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气行不畅,无法行血,则血停而瘀生矣。气结则血凝,气滞、血瘀互为因果,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又加重气滞。所以中医认为血瘀为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益气活血化瘀已成为高血压重要的治疗方法。常用血府逐瘀汤加益气药,药用黄芪、丹参、赤芍、川芎、葛根、泽泻、防风、牛膝、杜仲、桑寄生、珍珠母等,方中黄芪、防风主升动,牛膝、珍珠母主行降,赤芍、丹参、川芎配合通散、化瘀,杜仲、桑寄生补益肾气,体现了通补升降,调畅气血的治疗原则。
6.阴阳失调,气机紊乱
中医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高血压乃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所出现的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变化。血压波动又是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系的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运动失常所致。
阳虚则是阳气虚衰温煦周身功能减退,阴寒相对亢盛,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精神萎顿、倦卧少动、脉象无力,以及下利消谷、小便清长、水肿发作等证。
阴虚则为阴液不足,失其滋润濡养之功,可见口干舌燥、咽干唇干、皮肤干燥、便干尿少、舌红少苔,形体消瘦、盗汗、脉细数,以及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颧红升火等证。
研究表明血压升高与情绪激动,紧张焦虑,失眠熬夜有关,中医属于“心”病范畴,病机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失常,认为高血压不是气壮而是气滞,不是血多而是血乱,老年患者多见气虚。
高血压的“心”病证候常见心火亢盛、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火扰心、心阳不足等。
治则平调阴阳,滋阴降火,调畅气机,常用方剂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交泰丸等,头痛头晕者加白芍、夏枯草、钩藤、石决明以潜阳熄风;心悸失眠加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养心安神;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加柴胡、白蒺藜、栀子、白芍、香附、川芎疏肝理气、酸甘化阴;头闷头胀加地龙、珍珠母、杜仲、枸杞、菊花通络平肝。
随着中医循证医学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在高血压的防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2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首次阐述了中医中药防治高血压的理论与循证证据,确立了中医中药防治高血压的地位,提出中医中药可以改善高血压的相关症状,并起到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也可以作为常用降压药的联合用药。而中医对高血压分级、分期、分型的诊治早有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精准化治疗高血压方面走在了前列。应发挥中医药整体观,个体化,辩证施治的优势,全面管理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辅以西药全面保护靶器官,纠正高血压所致的代谢综合征,使患者真正获益。
本文是吴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