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中医12种疼痛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疼痛”这一症状,有些人不把“疼痛”当一回事,有些人即使去看医生也说不清到底是“怎样痛”。
有的人头痛,有的人腹痛,有的人腰腿痛……虽说都是疼痛,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疼痛的性质亦异。

临床常见疼痛的性质主要有以下十二种:
01 胀痛
疼痛并且有胀的感觉,痛处游走不定,伴有走窜痛,这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处胀痛,时发时上,多属于气滞之证,但是头目张痛,则多见于肝阳上亢七或肝火上炎的病证。另外,若是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多见于风湿痹证。
02 刺痛
指疼痛如针刺,且疼处固定,是瘀血致痛的特征。刺痛一般常见于胸胁脘腹等处,均为血瘀所致。若肢体关节疼痛固定不移,则多为寒湿痹证。
03 绞痛
疼痛剧烈如刀绞。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如结石阻塞引起的绞痛等。若寒邪凝滞气机,也可致绞痛,如寒邪内侵肠胃所致的胃痛。
04 冷痛
疼痛有冷的感觉,并且喜暖。常见于腰脊、脘腹及四肢关节等处。又因引起冷痛的病因不同,分为虚实两种。因寒邪阻滞脉络而痛者,属于实证。由于阳气不足,致脏腑、肢体失于温煦而痛者,则属虚证。
05 灼痛
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脊髓节段所支配的横纹肌紧张性强直,并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以及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皮肤烧伤、暴晒伤、局部软组织炎性渗出,亦可引起灼痛,一般来说,灼痛多较表浅。
06 重痛
疼痛兼有沉重的感觉,谓之重痛。多由湿邪困阻气机所致。因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邪阻滞经络,气机不畅,则使人疼痛而兼有沉重的感觉。但头重痛,亦可由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07 酸痛
酸痛除了痛的感觉以外,还有酸的感觉。酸是一种什么感觉?也讲不清,疼痛不太明显、不太严重,好像身子发酸、很不舒服,又酸又痛,难以描述,这是病人的一种体会。酸痛和重痛有相似的地方,多半属于湿邪阻滞了经络、肌肉、关节,经气不利,湿邪阻困,在这一点上和重痛是相同的。出现酸痛,也有认为是由于肾虚、骨髓失养的,肾虚以后,精不能够充实骨髓,所以出现了酸痛、骨头里面酸痛这一种表现。
08 隐痛
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常见于头、胃、腹等部位多由于精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体内塞盛,机体失去充养、温煦所致。
09 掣痛
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放射到他处或连及他处,谓之掣痛。多因经脉失养、阻滞或筋脉失养、阻滞所致。如瘀血所致的心脉痹阻证(冠心病心绞痛),疼痛由心前区沿手少阴经放射到左手小指,系瘀血阻滞手少心阴经所致。肝主筋,肝血虚,筋脉失养或外伤损伤筋脉均会引起筋脉抽掣作痛。
10 固定痛
就是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多半属于瘀血,瘀血阻塞、气血淤积、热盛血瘀的时候,常表现为固定痛、刺痛,比如生疮,要化脓的时候,多半是固定不移,像针扎一样地痛。固定痛也见于寒湿阻滞、寒凝气滞、湿邪黏滞,寒湿、湿热阻痹筋骨关节,都可以导致。比如风寒湿痹里面的那个湿胜、寒胜都可以导致,湿胜叫作着痹,寒胜叫作痛痹,可以导致固定痛。
11 空痛
疼痛兼有空虚的感觉,谓之空痛。多因气血亏虚,或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
12 走窜痛
指痛处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中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的,常称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肢体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的,常称为游走痛,多见于风湿痹病。
颈肩腰腿等各种痛统称为痹病,发病原因分为虚实两点:“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怎么做才能化解这些“痛症”呢?我们这里有妙招。
一、日常自我调理。应重视提高自身免疫力,正虚卫外不固是痹病发生的内在基础。要避四时邪气,尤其风寒湿气。要重视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慢性疾病的发作绝非一时,必跟长期的不良习惯有关。伏案工作、学习时要定时站起走动,活动颈椎及腰背,舒展四肢关节,适当进行一些室外活动。
二、如果自我调理不能解决问题,可来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疼痛科咨询治疗,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本文是王大亮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