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近视术后早期效果好,慢慢就不好了呢?
这个不是绝对的,不是所有人做完近视手术之后都会发生效果变差的问题。
绝大部分人术后效果一般都不错,可以维持良好的视力水平。
但是有一部分人,视力会逐渐下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视觉症状。
这其实是医生和患者都挺头疼的问题。
因为医生要信守承诺。患者,要产品质量。
几乎每一个近视患者,在术前咨询医生的时候,都会问到近视手术的效果问题。
当然了,医生也会信誓旦旦地说,近视手术拥有立竿见影的术后效果。
当然,医生说的是术后早期。
如果说稳定性,则会因人而异了。
比如,一个两三百度的低度近视眼和一个八九百度的高度近视眼。低度近视患者具有足够厚的角膜厚度,比如550微米,而高度近视患者角膜厚度只有520微米,条件捉襟见肘。
那么,术后效果肯定是会有差异。
当然,这两个人如果都顺利完成了手术,第二天,一般都会达到预期的矫正视力。
两个人都会兴高采烈,弹冠相庆重回清晰视力。
说不定那个八九百度的患者,可能他的术后感受应该更强烈。因为他对眼镜的依赖程度和低度近视的患者不同。
但是在术后半年或着一年以后,那个八九百度的高度近视患者可能会发现视力逐渐不如早期了,视力下降,近视反弹。同时,发现自己夜间视力不好。
而此时,可能那个两三百度的患者还维持着良好的视力。
这是为什么呢?
度数不一样,角膜厚度不同,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前者条件充裕,后者捉襟见招。前者可以设计更大的光区,后者考虑到度数和角膜厚度,只能缩小光区。
前者可以游刃有余的通过激光去除一个又薄又大的透镜,而后者只能在角膜上挖个坑。
这就是为什么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往往会有夜视力差的原因。
同时,还会伴随近视回退。
高度近视的患者往往比低度近视有更高的近视回退发生率。
好比,一个瘦子和一个胖子吃饭。
瘦子吃一碗就够,而胖子需要三碗。
瘦子吃完后能撑一天,而胖子可能半天就饿了。
经常有患者希望做完手术能够维持一辈子的清晰视力。
这个要求过分不过分呢?
从某种角度来说,近视手术是一个医学产品。
这个产品也有保质期。
过了保质期,产品也会逐渐达不到出厂时的性能和效果。
就好比,手机,电视,家具,房子,车子,甚至你们的老婆和老公,都会老旧和衰老。
领了结婚证,总不能要求对方一辈子都青春永驻,功能齐全吧。
近视手术也是如此。
它是在我们眼睛上完成的一种矫正手术。
而眼睛,会衰老。
就好比,你几年前配的框架眼镜,镜片会磨损,树脂镜片会老化,而自己的眼睛度数会变化,晶体会混浊。
近视手术,说白了,是用你的角膜做的一副生物工程隐形眼镜。
同样也会磨损,老化。
再加上眼球内部的变化,比如晶体密度增高,玻璃体混浊,眼底变性等等问题。
从而导致近视回退,屈光度改变,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这样的问题。
当然,绝大多数术后患者都很理解,但是个别患者在出现一些术后问题后就开始抱怨,甚至质问医生为什么会这样?!
那爹妈给你的一双清澈透明的原装眼开始也是不近视的啊,为什么你会近视?
关注我,了解更多近视防控及近视手术知识。
本文是赵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