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伍宁 三甲
伍宁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胸心外科

肺腺瘤样增生结节的特点和预后-伍宁说肺结节手术8

267人已读

肺腺瘤样增生结节的特点和预后

肺腺瘤样增生结节是一种很常见的肺部结节类型,正常人群中也可以看到较大此类结节,由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这类结节的发现率逐渐增加,也对很多人心理造成了困扰,了解其性质,发展规律,危害和管理对患者非常重要。

定义-什么是肺腺瘤样增生结节?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肺腺瘤样增生(Adenomatous Hyperplasia)是一种良性肺部病变,通常表现为5-10mm大小的纯磨玻璃结节。主要由腺体增生组成,非典型上皮细胞衬覆在肺泡壁的病变,是一种轻度到中度不典型细胞局限性增生,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导致外周肺泡的局限性病变,无间质性炎症和纤维化变。简而言之,腺瘤样增生结节是正常肺泡增大增粗形成的良性结节,正常人群中很常见。

临床表现

大多数肺腺瘤样增生结节并无明显症状,很多患者在体检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腺瘤样增生结节的发现依赖薄层CT检查,少部分人虽然有非特异症状,比如咳嗽胸闷等,但通常和结节没有关系。

影像学特征

在薄层CT扫描中,腺瘤样增生结节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密度淡,内部均匀单一的纯磨玻璃结节,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通常介于5-10mm大小,小于5mm慢性炎症居多,大于10mm常表现为原位癌结节。影像学上的显著特点包括:

1.结节密度较低,密度均匀;

2.增长速度通常较慢,表现为惰性,通常在数年的观察周期中,均未能发现显著的变化趋势。

CT Chest Routine Scaning.1.25mm C- LUNG.Se 4.Img 41-253.jpg

经病理证实的腺瘤样增生结节


诊断

确诊肺腺瘤样增生结节依赖病理检查,但是通常腺瘤样增生结节不需要手术干预,因此主要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根据薄层CT影像做出经验性判断。对于腺瘤样增生结节,通常可以采取观望的策略,定期12个月随访一次即可;腺瘤样增生不需要手术,所以一般不会主动切除这样的结节,通常是在肺切除的标本中,顺便发现这样的结节。

进展和预后

肺腺瘤样增生结节是良性病变,因此不会影响到生命安全。大多数患者在长期的监测后并不会发展为恶性肿瘤。因此,腺瘤样增生绝大数情况下是可以伴随患者,终生和平共处的,因此不会对生存产生影响。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腺瘤样增生结节也可能有癌前病变潜能,在很长期的复查过程中,有逐步进展的倾向,因此定期随访和影像学监测至关重要。一般建议一年复查一次就可以。

治疗与管理

大多数肺腺瘤样增生结节没有症状,惰性存在,不需要积极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如果结节有明显增大或怀疑恶性,手术切除是推荐的治疗方法,但是这个概率极小。

结论

肺腺瘤样增生结节是一种常见的肺部良性结节,正常人群中很常见,惰性生长方式,可以和人长期和平相处,不会影响寿命。定期随访和监测,是唯一需要做的。


伍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市医学会胸外科分会会员;上海市医师学会胸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围术期整合康复专委会会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营养学分会会员。200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2018-2019年美国匹斯堡大学医学中心(Universityof Pittsburgh Medical Center)访问学者。2020/2-2020/4月赴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监护室参与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通过有创呼吸机和ECMO等设备,成功救治众多极危重症患者。参编《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手术图谱/复旦大学出版社》、《肺部小结节诊断与治疗/人民卫生出版社》等专业著作。主持和参与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国家基金委课题多项。发表SCI论著10余篇。

擅长鉴别肺部结节和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判断肺结节所处的阶段(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癌-浸润腺癌),制定随访计划和精准选择手术时机;最早开展肺小结节术前精准定位技术并应用于临床,同步开展肺结节立体定位肺段/亚肺段微创手术,肺叶切除和多级淋巴结彻底清扫手术,尤其擅长多发结节微创手术治疗(一次手术切除多肺叶结节/一次手术切除双侧肺多发结节),位置差结节(位置深/靠近肺门/靠近血管)的保留肺组织的微创手术。组建多学科门诊开展复杂肺癌联合放化疗免疫治疗以及靶向治疗立体综合治疗,反复耐药后多学科综合治疗。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华山医院总院(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 门诊4楼32诊室。周三下午,华山医院浦东院区(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E48诊室。特需门诊时间:

伍宁
伍宁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胸心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