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白鹏 三甲
白鹏 主任医师
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

针灸:面肌痉挛患者不做手术的治疗方法

213人已读

原发性面肌痉挛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神经科常见病,刚发病主要表现为单侧眼睑跳动,随着时间变长,跳动频率不断增加,跳动范围也逐渐扩大,进而涉及到面部抽动,严重时导致眼睛无法睁开,从而失明。

一、白鹏主任医师团队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经典案例报道

案例1:

蔡某,男,42岁。2022年12月出现左侧眼睑跳动,就诊于中日医院,行头颅CT检查,诊断为原发性面肌痉挛,中日医院建议手术治疗。随后就诊于宣武医院、天坛医院均建议手术治疗。2023年2月患者开始出现嘴角抽动,影响日常进食,平均每小时跳动8次左右。患者为求针灸治疗,于2023年3月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白鹏主任医师门诊。予针灸、穴位注射及红光照射等综合治疗,每周2次。治疗半年后,患者眼睑及面部不自主跳动消失。2024年8月电话询问患者近期情况,患者表示未复发。

案例2:郭某,男,39岁。2024年10月10日出现右侧下眼睑跳动,每日跳动约10余次。于2024年10月18日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白鹏主任医师门诊,予针灸、穴位注射及红光照射等综合治疗,治疗1次后患者即表示症状明显减轻,治疗3次后患者眼睑未再跳动。

案例3:廖某,男,55岁。2014年出现左侧眼睑跳动,有潮湿闷热环境居住史。就诊于安贞医院,诊断为面肌痉挛,予甲钴胺片口服治疗及建议手术。患者拒绝手术治疗,服用甲钴胺半年余疗效不佳后停药。后于外院针灸治疗3月余,疗效不佳。现患者右侧眼睑、面部、嘴角不自主抽动,平均每小时跳动5-8次,每次跳动时间长。患者为求保守治疗,2024年9月就诊于就诊于东直门医院白鹏主任医师门诊,予针灸、穴位注射及红光照射等综合治疗,每周2次。治疗1个月后,患者跳动频率轻微降低,治疗2个月后,患者跳动频率明显降低,跳动范围也较前缩小。继续治疗。

二、针灸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全流程注意事项

1.针灸治疗前注意事项:

1.1 明确诊断

原发性面肌痉挛主要表现为单侧眼睑及面部跳动,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与面瘫后遗症、梅杰综合征、眼睑痉挛等疾病相鉴别,不同疾病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方式均有差异。

①双侧眼睑痉挛:表现为双侧眼睑反复发作的不自主闭眼,往往双侧眼睑同时起病,病人常表现睁眼困难和眼泪减少,随着病程延长,症状始终局限于双侧眼睑。眼睑痉挛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以不自主闭眼为特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通常呈隐匿性,易延误诊断。Jankovic等的研究表明,超过50%的BSP患者被延误诊断长达4~10年。

②梅杰综合征:病人常常以双侧眼睑反复发作的不自主闭眼起病,但随着病程延长,会逐渐出现眼裂以下面肌的不自主抽动,表现为双侧面部不自主的异常动作,而且随着病情加重,肌肉痉挛的范围会逐渐向下扩大,甚至累及颈部、四肢和躯干的肌肉。

③咬肌痉挛:为单侧或双侧咀嚼肌的痉挛,病人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颌咬合障碍、磨牙和张口困难,三叉神经运动支病变是可能的原因之一。

④面瘫后遗症:表现为同侧面部表情肌的活动受限,同侧口角不自主抽动以及口角与眼睑的连带运动,依据确切的面瘫病史可以鉴别。

1.2 医疗机构和医生的选择

针灸是一项专业很强的治疗方法,患者务必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及有经验的医生。

1.3 针灸最佳治疗时期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针刺治疗应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发病时间短的面肌痉挛更可能达到几次治疗就治愈的效果。患病时间长的患者也不要担心,虽然治疗疗程较长,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针灸治疗过程中

2.1 在针灸过程中,患者保持身体和精神的放松状态至关重要。紧张情绪会使肌肉紧张,不仅会加剧针刺时的疼痛感,还可能影响针刺效果。

2.2 控制治疗频率

原发性面肌痉挛的针刺治疗频率并不是越高越好,每日针刺或针刺频率太高可能刺激面部痉挛加重,推荐治疗频率为2-3次/周。

3.针灸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3.1 针灸结束后,要注意保护针孔部位的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在针灸后的1-2小时内不要洗澡或让针孔接触不干净的水。

3.2 放松心情,不要过分关注病情

少部分患者会在刚开始针灸的时候出现痉挛频率增加的现象,这是属于针刺治疗的正常现象,在几次针灸治疗之后会逐渐好转。不需要过分担心,紧张的心情反而会影响病情的恢复。

3.3 调整生活习惯

睡眠和情绪对面肌痉挛的病情影响较大,尽量保证每天早睡以及足够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心情,可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帮助调畅情绪。

白鹏
白鹏 主任医师
东直门医院 针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