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警钟!肺结节长到多大需要重视?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体检发现了肺结节,我国发现肺结节的人群急剧增长,普通人群体检常规胸部CT检查,发生率接近20%,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1个人身上有肺结节的可能。

由于CT的分辨力比胸部 X 线片高很多,所以现在发现肺部有结节的人也逐渐增多,但这并不意味着肺部结节的发病率在明显升高,所以不必过度恐慌。
01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cm非正常的组织,可以是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其中直径小于1厘米的称之为小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的称之为微小结节,直径1厘米-3厘米的称之为结节,而大于3厘米的我们称之为肿块。肺结节可以表现为单独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产生肺结节的原因

一、自然环境:受细菌、病毒感染、空气污染等影响,以及暴露在各种生物致病源下引起炎症感染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肺结节产生;
二、不良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饮食失衡长期熬夜、长期吸烟(二手烟)、酗酒等都会导致自身免疫力下降,增加肺结节的发生风险;
三、疾病因素:例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疾病;胃酸反流或者胆汁反流导致的肺损伤;全身其他炎症反应、肠道菌群紊乱等引起的肺部损伤,都可能导致肺结节出现;
四、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加,肺部疾病发病率也相应增加,肺结节检出率也会上升。
02结节的分类
根据结节的大小,可以分为:
• 直径小于5毫米:肺微小结节
• 直径5-10毫米:肺小结节
• 直径10-30毫米:肺结节
根据密度可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后者又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


实性结节

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血管和支气管影。

纯磨玻璃结节

指病灶没有遮盖肺实质,支气管和血管可以辨认的结节。

混合磨玻璃结节

指病灶遮盖部分肺实质的结节,其为恶性结节的可能性很大。
03肺结节的筛查


看 CT

实性结节需要由影像科医生、内科医生、胸外科组成的团队来一起鉴别:在CT上,恶性实性结节一般有分叶、短毛刺、胸膜牵拉、血管集束、空泡征等。

良性结节边缘光整,伴有钙化、坏死、空洞、密度不均匀等。
磨玻璃结节CT上表现比较典型:部分会有实性成分,磨玻璃结节可能是炎症,也有可能是早期肺癌。
普通平扫CT鉴别有困难的时候,还可以借助三维重建的技术,构建病灶的立体结构,协助鉴别良恶性。
04查出肺结节
就一定是肺癌吗?
很多人在CT报告中看到“肺结节”三字
就会惊恐发问:
医生!我这不会是肺癌吧?!
怎么这么多结节啊!

80%-9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
只有不到5%的患者被怀疑是早期肺癌或确诊为肺癌。
可别自己吓自己了!!!

肺结节≠肺癌

如何判断良恶性?

① 良性结节在影像中呈白颜色且密度高,恶性结节在影像中呈灰色且密度低。
② 发现肺结节是类圆形,边缘光滑一般是良性的;发现肺结节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可能是恶性的。
③ 4毫米以下的结节,99%为良性,结节越大危险性越高,需做不同检查进行辨别、判断结节的危险度。
05肺结节需要手术吗?
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手术。
5mm及以下的纯磨玻璃样结节、实性结节,一般不建议手术,以随访观察为主,要每年随访,连续3年。
8mm以上的结节,如果是初次发现,也可以观察1-2次CT,但如果半年-1年内结节没有良性的变化趋势(缩小或钙化),建议手术切除。
切除结节也会损失部分正常组织(肺切了可是不会再长的)。某些肺结节存在“消失”的可能,因此低危结节应以观察为主,恶性高风险的结节,经医生全面评估后可考虑手术切除。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