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宫颈癌术后、放疗后还可以同房吗?如何扩张阴道?

发表者:刘宇 人已读


“医生,我做完手术以后一直没敢同房,我老公也怕我不舒服,宫颈癌手术以后我还能同房吗?”

38岁的莉莉因为宫颈鳞癌1B1期做了广泛全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以及阴道延长术。由于宫颈癌广泛手术需要切除一部分阴道会导致阴道长度缩短,考虑莉莉很年轻所以术中同时就做了阴道延长术,术后一个月复查的时候我们发现她的阴道长度有8cm,阴道宽度可以容受两个手指,完全可以配合医生的查体和检查,阴道顶端的伤口也愈合得很好,可是追问术后性生活是否满意的时候,她说术后至今半年余都没敢过性生活。

那么宫颈癌术后还能过性生活吗?

当然可以。

食色,性也,适当的性生活对于维持两性关系和谐、家庭幸福至关重要,也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不能乱来但也不能不来。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女性而言,由于宫颈癌手术需要切除子宫、宫颈及部分阴道,术后可能影响性交的深度和舒适度。不仅如此,手术还可能损伤盆腔神经,影响性欲、性唤起和性高潮。但是一般阴蒂高潮不受影响,而且对于早期的宫颈癌患者而言,需要切除的阴道长度很短,所以几乎术后阴道长度仍有8-10cm,另外由于盆底结构是疏松的,加上会阴体自身的长度以及同房时候的阴茎顶压导致的帐篷效应,阴道长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加,所以完全足够容纳勃起后的阴茎。

但是需要注意,术后的阴道残端伤口愈合需要时间的,所以术后3月内不要过早性生活,避免阴道顶撕裂、感染。如果术后查体发现阴道顶愈合不良,则需要适当延迟开始同房的时间。

术后阴道短怎么办?

阴道延长术值得拥有。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诊了全国各地的宫颈癌患者,其中年轻的性活越患者占比并不少,对于这类年轻的群体,根治手术的同时予以阴道延长术可以有效增加阴道长度,术后辅助以阴道模型的规律扩张可以有效达到8-10cm的理想阴道长度。

阴道扩张到底怎么做?

手术会导致阴道长度缩短而放疗则面临放射性膀胱炎、肠炎及阴道黏连、挛缩等问题,所以规律冲洗和扩张阴道可以帮助术后或放疗后的女性实现满意的阴道长度和宽度。尺寸一般2.5cm-3cm不等,长度高达8-10cm,阴道粘膜光滑柔软有弹性有助于提高两性体验。

扩张时机:宫颈癌术后1月或放疗结束4周后。

物品准备:洗干净双手、干净的合适型号的阴道模具或扩张棒(阴茎假体、硅胶或塑料材质等均可以)、金霉素眼膏、润滑油。

环境准备:私密卫生的场所。

姿势:平躺分开双腿或站立位抬起一侧腿都可以。如下图所示,基本和塞卫生棉条一个姿势。

手法:洗干净外阴,如果分泌物太多可以用稀释后的阴道洗剂冲洗干净阴道,将润滑油涂抹在阴道口和扩张条表面,将扩张棒精准放置于阴道口(必要时使用镜子或家属帮助),缓缓推入至阴道顶端,轻柔推拉阴道扩张棒以顶压阴道顶端、延伸阴道长度,轻柔旋转扩张棒以扩张阴道宽度(力度以不难受为宜)。如果分泌物有异味可以涂抹金霉素软膏润滑、改用碘伏冲洗阴道。

频率:一周≥3次,一次10-30分钟。比如当日已有性生活,那么当天可以不再自行扩张,如果已经实现规律性生活可适当减少扩张棒的使用次数或停止模具扩张。

期限:至少坚持扩张1年,若暂时都没有遇到合适的伴侣但愿意后续有性生活的,可无期限使用扩张器。

进阶:从细到粗,从短到长,逐步扩张到自感舒适或和伴侣匹配的尺寸。

如果实在干涩无法插入模具或阴茎,也可以阴道予以维生素E或局部涂抹雌激素改善阴道粘膜状态,另外,配合盆底肌运动(凯格尔运动、瑜伽、核心功能锻炼等)也有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就像网上段子说的:男性可以变换长短粗细女性又何尝不是呢?

不同房会怎么样?

不同房降低了新发感染高危HPV病毒的机会但也面临术后随访困难的问题,一旦阴道黏连,术后阴道残端的HPV LCT筛查将非常困难。有些患者出于对疾病复发等方面的顾虑拒绝和伴侣同房,有些男性伴侣也错误的以为切除了子宫就影响性生活了,其实只要阴道还在依旧可以性生活,只是长短多少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还是建议保持一对一的简单性关系,而且每次同房建议全程戴套,避免相互交叉感染HPV,以免后续发生外阴阴道病变。还是那句话,不能不来但是也不能乱来。

最后我想说,虽然性欲是大脑中枢触发的但是伴侣关系和心理准备同样重要,家属的支持和对于伴侣的理解支持是健康夫妻关系的最大保障。作为患者,不要因为自己得了肿瘤就拒绝夫妻生活,也不要因为手术后的癫痕而产生自卑的心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毕竟,妇科肿瘤根治后的目的不仅是要长期存活,更是要有质量地生活。作为伴侣,不应冷淡,而是积极关注伴侣的情绪状态,更加主动热情、积极配合,给于伴侣康复的信心。​

最后,希望每一个宫颈癌患者不因患病而气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实现满意的性生活。

本文是刘宇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