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前期应该怎么办?

糖尿病前期应该怎么办?
01、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当你的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却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的诊断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或糖耐量减低(IGT),目前我国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如表1。
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增龄、缺乏体育活动、有不良饮食习惯及具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更易患糖尿病前期。小张体型肥胖,缺乏运动,都可能是他患上糖尿病前期的原因。

表1 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
02、糖尿病前期一定会发展成为糖尿病吗?
据报道,糖尿病前期进展为糖尿病的年发生率在5.8%至18.3%不等。但已有许多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是可以逆转的,经生活方式干预后糖尿病前期患者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可下降约50%。但糖尿病前期逆转的比例随着糖尿病前期持续时间延长而降低。因此,重视糖尿病前期,早期管理极为重要。
03、糖尿病前期逆转的方式有哪些?
糖尿病前期逆转的主要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两方面,而生活方式干预更是糖尿病前期管理的基础。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可包括:
1.饮食调整:①控制热量:推荐减少热量摄入700 kcal/d;②平衡膳食:尤其注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简单碳水化合物摄入,具体来说,需避免进食糖果、甜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摄入优质蛋白,如豆类、鸡蛋、酸奶、瘦肉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2.体育运动:推荐每天运动30分钟,一周运动至少5天,运动方式宜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不同强度的有氧运动。
3.减重:对于超重或肥胖者,推荐减重目标为7%体重。
4.其他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改善睡眠、压力管理等等。
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药物干预呢?对于生活方式干预6个月效果不佳及具有进展为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考虑应用药物治疗。药物选择方面,已证实,以下药物对于早期干预糖尿病前期是有效的,如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噻唑烷二酮类(如吡格列酮等)、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等,但由于种种原因,阿卡波糖我国唯一获批应用于糖尿病前期的药物。
此外,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干预的同时,应3-6月定期至医疗机构随诊,定期评估干预效果。
来源 泌语协行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