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科普——折翅的蝴蝶:甲状腺偏侧腺叶缺如
医学科普——折翅的蝴蝶:甲状腺偏侧腺叶缺如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陈良嗣头颈腺体、先天疾病及儿童头颈外科工作室
在资讯井喷的互联网时代,但凡谈起人体器官缺失,敏感的读者难免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缅北电诈集团耸人听闻的“嘎腰子”和非法人体器官买卖。
尽管上述的丧尽天良并不是太阳底下的新鲜事,但毕竟还是极端事件。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人体器官的“凭空消失”更多还是“因病切除、因病萎缩”,当然,还有罕见的先天缺如——一种出生后就悄声无息存在的正常人体应有器官组织的缺失,比如:肾脏缺如、甲状腺偏侧腺叶缺如等。
接下来,分享一个临床经治案例。
【案例】
患儿邱某、男性、6岁3个月,籍贯江西赣州,因为“右颈鳃裂囊肿两次治疗后复发5年”2022年6月来诊。患儿6年前发现右侧颈部囊性肿块,曾在广州某专科医院先后接受颈部鳃裂囊肿硬化剂注射、右颈部鳃裂囊肿切除术,后因右颈部再次肿胀来诊。结合外院术后病理及支撑喉镜检查(排除右侧梨状窝瘘),最终诊断右侧第二鳃裂畸形(窦道型)术后残留(附图1)。
就在围手术期评估过程中,患儿被诊断同时患有甲状舌管囊肿及罕见的甲状腺左侧腺叶缺如(附图1)。进一步的甲状腺功能和B超检查,潜在的“异位甲状腺”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得以排除。
后续随访,截止2024年2月,患儿生长发育均正常。

【什么是甲状腺偏侧腺叶缺如(Thyroid hemiagenesis,THA)】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位居颈段气管前方及两侧,呈“H”型,形似蝴蝶(附图2),分两侧腺叶及峡部。罕见状况下,翩然若飞的蝴蝶可发生一侧翅膀的残缺(附图3)。这种甲状腺一侧腺叶的“不翼而飞”,属于先天发育不良,医学上称为“甲状腺偏侧腺叶缺如”。


【THA的流行病学特点】
Handfield-Jones在1852年出版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百科全书》中首次报道THA。截止2005年,全球仅报道275例。综合已有文献,THA的发病率约为0.02-0.2% 。在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较高的流行地区,THA患病率略有增加。在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儿童患者中,THA的患病率可达3.7%。
THA在女性中更常见,女男比例为4.3-7:1。
THA有好发左侧的倾向,左右比例约为4:1。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体成对器官发生发育异常时,大多发生在左侧。
THA患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形态异常、单纯和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Graves病)等。
【甲状腺的胚胎发育】(附图4-5)
甲状腺的发育从妊娠第3周持续至第11周。它的起源包括较大的中间原基和一对较小的侧方原基。
甲状腺中间原基源于舌背界沟顶端的一个永久性凹陷——盲肠孔。从妊娠第3周开始,在第一和第二咽囊交汇处的咽结节底部(咽腹壁)下方的内胚层上皮细胞发生增殖/增厚,随后表现为咽底内胚层的导管状内陷。中间原基沿着舌前后2/3衔接处向尾侧逐渐移行,途经舌骨和喉软骨的腹侧,妊娠第7周结束时定居于第2-4气管前的最后位置。下行过程中,位居中线的中间原基历经扩大、分叉、分叶和脱离咽部等多种转变,由最初的球形中空结构,最终形成两侧腺叶及中间峡部的实性甲状腺主体。
甲状腺滤泡细胞由中间原基发育而来,在妊娠第8周开始出现,大多数在妊娠第16周形成。在第12周结束时,含有胶质的腺泡愈发明显,并开始摄取放射性碘。妊娠第10-12周,甲状腺激素被生成并分泌到胎儿循环系统中。
如果甲状腺中间原基异常迁徙(下降滞留、下降偏离中线或下降过度),可导致异位甲状腺。
甲状腺侧方原基起源于后鳃体的第4和第5咽囊的腹侧,并在第5周粘附于甲状腺的后部,占据甲状腺重量的30%。侧方原基起源于神经嵴细胞(后鳃体),生成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合成分泌降钙素。
迁移期间,中间原基始终通过其后端的甲状舌管与盲肠孔相连。犹如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借助安全带与宇宙飞船保持联系。妊娠第8-10周,甲状舌管逐渐退化闭合消失,演化为纤维组织。
- 正常情况下,甲状舌管退化遗留的痕迹包括:盲肠孔处粘膜凹陷、甲状腺峡部上缘的锥状叶(见于50%人群)以及连接锥状叶和舌骨的悬韧带。
- 异常情况下,未闭合的甲状舌管可以残留在舌根部至胸骨上窝的任何地方,表现为囊肿(常见)或肉眼不可分辨的甲状舌管残留,有如地球第四纪冰川散落各处的遗迹。


【THA的发生机制及可能相关基因】
THA的发生机制至今未明,可能原因包括:甲状腺中间原基从原始咽底到气管的下降失败、甲状腺中间原基不能演化为双叶并向两侧横向扩展等。
尽管转录因子如NKX2-1、PAX8、FOXE1、NKX2-5、TSHR等已被证实在胚胎发生过程中,有助于甲状腺前体细胞的扩增和移动,但上述基因突变在甲状腺形态发育中的作用中尚不清晰。
【THA与甲状腺激素状态】
THA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大都正常。然而,有研究发现,THA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比如TSH水平升高,前者可刺激对侧剩余甲状腺腺叶,导致甲状腺肿大,甚至癌变。
2010年,一项来自波兰的大型队列病例对照研究显示,尽管THA 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但 TSH 和 FT3水平显著升高,并且 FT3/FT4浓度也升高。 此外,与正常甲状腺受试者相比,THA 患者相关功能性、形态学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更高(P<0.05)。 该研究认为THA个体的相关病理高发生率可能是长期 TSH 过度刺激所致。 因此,THA确诊后,应对TSH水平升高者进行系统观察和充分的左旋甲状腺素治疗。
【THA可伴随其他疾病】
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THA患者可伴随其他多种疾病。具体参见附图6。

【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甲状腺触诊时多未能触及,仅靠物理检查通常难以发现THA。B超具有应用广泛、探测敏感、价格适宜、易操作、无辐射等优点,是THA的首选诊断方法(附图7)。除此之外,昂贵且费时的甲状腺核素扫描(ECT)(附图8)、CT(附图9)和MRI,也常用于诊断评估。
THA确诊前,首先需询问既往病史,除外手术导致的甲状腺腺叶缺失;其次当B超怀疑THA时,检查范围应扩大至全颈,重点检查颈前、舌根、纵隔等区域,必要时全身核素扫描及CT检查,除外异位甲状腺。



【治疗与随访】
THA患者绝大多数无症状,常在体检或术前无意中被发现。
对于偶然发现的THA患者,应常规完善甲状腺功能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功正常者,无需干预;减退者,应常规补充左旋甲状腺素片。
对于身处发育阶段的THA患儿,即便甲功正常,鉴于继发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极高,仍需系统随访,定期复查B超及监测甲功。
【结语】
THA是一种不太被了解的,偶然发现的罕见先天异常,有女性及左侧好发倾向,常伴随其他疾病。鉴于继发甲状腺肿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极高,临床仍需系统随访,必要时及时干预。
【参考文献】
- Lesi, OK, Thapar, A, Appaiah, NNB, et al. Thyroid Hemiagenesis: Narrative Review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Cureus. 2022; 14 (2): e22401.
- Moschos, E, Mentzel, HJ. Ultrasound findings of the thyroid gland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 ULTRASOUND. 2022; 26 (1): 211-221.
- Szczepanek-Parulska, E, Zybek-Kocik, A, Wartofsky, L, et al. Thyroid Hemiagenesis: Incidence,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Genetic Background. J CLIN ENDOCR METAB. 2017; 102 (9): 3124-3137.
- Ruchala, M, Szczepanek, E, Szaflarski, W, et al. Increased risk of thyroid pathology in patients with thyroid hemiagenesis: results of a large cohort case-control study. EUR J ENDOCRINOL. 2009; 162 (1): 153-60.
- 李培鑫,屈翔,王宇.甲状腺偏侧缺如症[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 6(11):150-153.
【附录】
如需了解甲状舌管囊瘘的相关知识,可参考以往的科普文章(《甲状舌管囊肿的特点和手术时机》、《颈前中线分区清扫治疗儿童复发性甲状舌管囊瘘》、《莫让甲状舌管囊瘘成为家长心中的痛!(上篇)》、《莫让甲状舌管囊瘘成为家长心中的痛!(下篇)》、《细数面颈部先天性瘘管(上篇)》、《细数面颈部先天性瘘管(下篇)》、《会厌囊肿?还是舌甲状舌管囊肿?》、《经典恒久远,百年永传承:甲状舌管囊肿手术标准程序——Sistrunk术式》、《医学科普——甲状舌管囊肿手术中,舌骨的处理究竟是画蛇添足,还是不可或缺?》、《谁跟你说,甲状舌管囊肿的发病部位只在......》、《甲状舌管囊肿手术,为何还要切除“舌骨上区组织”?》、《甲状舌管囊肿癌变,传说中的黑天鹅!》、《异位甲状腺,貌似甲状舌管囊肿的罕见先天疾患》、《同源异流:甲状舌管囊肿与异位甲状腺的临床特征对比》、《甲状舌管囊肿手术中,一个被遗忘的解剖三角——Lesser’s Triangle(雷塞氏三角)》、《失而复得的诊室(记一位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门诊咨询)》、《甲状舌管囊肿手术并发症的常见、少见与罕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一位长期被误诊误治的甲状舌管囊肿患儿翻案》、《甲状舌管囊肿、世界名画,还有因艺术瑰宝躲过二战盟军轰炸的欧洲小镇》、《头颈癌患者放疗后一个既困惑又甚少被关注的现象:甲状舌管囊肿,还是囊性颈淋巴结转移?》、《铁树开花:当甲状舌管囊肿遇见鳃裂畸形,一种罕见的先天疾病并存现象》、《甲状舌管囊肿术后,颈部伤口持续渗液就是复发吗?未必!》、《甲状舌管囊肿也可长成“庞然大物”》、《百密一疏:舌骨后间隙的忽略,可导致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喉内及伴有喉内扩展的甲状舌管囊肿》、《从组织病理层面审视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舌管囊与其他颈部先天囊肿的鉴别)》、《舌甲状舌管囊肿:匿迹隐形、悄声无息的“杀手”》、《为美择“镜”,始料未及:一例内镜甲状舌管囊肿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思考》等。
End
文:陈良嗣头颈腺体、先天疾病及儿童头颈外科工作室
广东.广州
终稿于2024年11月22日(甲辰小雪.元)
(ILMSS、GBO、GBMF)
如需解惑和帮助,可识别以下二维码,网络问诊或电话咨询。

如欲了解更多的头颈先天疾病知识,可识别以下“陈良嗣医生的科普号”二维码

本文是陈良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