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黄云腾 人已读
你是肾结石高危人群吗?
小测试:你是否属于以下群体之一?
1.久坐憋尿族:如办公室白领和司机,长时间憋尿让尿液浓缩,易形成结石。
2.熬夜党:长期作息紊乱增加结石风险。
3.应酬一族:营养代谢紊乱会加大肾脏负担,易发结石。
4.20~40岁的中青年:若有家族史或尿石症史,风险翻倍。
5.反复尿路感染患者:长期泌尿系统问题易结晶沉积。
6.长期服药者:如四环素、磺胺药,药物成分积累也可能增加结石风险。
7.有代谢紊乱者:尿酸代谢失衡或钙代谢紊乱的患者,结石发生率更高。
常见谣言破除:水垢真的会引发肾结石吗?
看到水壶里的水垢,总有人认为这就是结石的“苗头”。其实,水垢和肾结石无关。水垢中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等成分,不溶于水,且进入人体后主要会排出体外。临床研究也显示,水质硬度并不直接影响结石发病率。
所以,与其纠结水质,不如关注“喝水量”——多喝水才是预防结石的关键!
另一个谣言:弱酸水会影响健康?
还有人认为,“酸性体质”更易患病,因此必须喝碱性水。这一理论其实毫无科学依据。人体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喝进的水不论酸碱,都会在胃酸和肠道环境中转化为中性。所谓“酸碱体质”是个彻头彻尾的伪概念,大家可以放心喝各种水。
再说纯净水:营养流失?
不少人担心,长期饮用纯净水会因缺乏矿物质而不利健康。事实上,水中的矿物质含量微乎其微,营养主要来自食物。若以矿泉水为例,每天喝2升,也只摄入30毫克钙,仅占推荐量的3.75%。因此,喝水的首要目的是补充水分,而非获取营养。
结石的核心原因:水喝少了!
水喝少了!
大多数肾结石的元凶其实是尿液浓缩,矿物质超饱和易形成晶体。解决办法就是“多喝水”,保持尿液稀释。浓茶、啤酒或含糖饮料可能让尿液变浓,建议肾结石患者尽量避免。
高草酸食物要少吃
一些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甜菜、坚果、巧克力、红薯等,摄入过多可能引发草酸盐沉积,增加结石风险。草酸分解酶补充剂有助降解草酸,防止草酸盐形成结石。对于草酸钙结石患者,多喝水也能帮助稀释尿液中的草酸。
生活习惯改善小贴士
避免久坐与暴食
久坐增加钙分解,肥胖也与结石风险相关。
控糖,尤其是果糖
研究显示果糖可能诱发肾脏问题,对甜食需适量。
增加钾摄入
钾对肾脏健康至关重要,食物如牛油果、西兰花、蘑菇、坚果等富含钾。
肾结石是一种高发且易复发的疾病,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多喝水、适量运动、少吃高草酸和高糖食物,才是预防的正确之道。
(本文图片由AI生成)
作者介绍
黄云腾
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新华医院“匠心医者”。
学术任职:担任国际尿石症联盟(IAU)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医师分会(CUDA)感染学组委员;中国医促会泌尿健康分会(CUPA)青年委员及“华佗工程”泌尿核心技术培训中心导师;上海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委员;中国尿石症联盟-EMS结石培训学院讲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德国铂立泌尿结石整体微创治疗方案大中华区培训中心特聘客座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专家组成员;《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编委;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以课题第1责任人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项。科研成果: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十项。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
医疗专长:从事泌尿结石临床工作20余年,新华医院泌尿外科结石亚专业医疗组组长,荣获2020年度新华医院“匠心医者”称号。擅长各种泌尿泌尿系结石的腔内微创治疗,包括输尿管软、硬镜碎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以及各种复杂性泌尿结石的综合处理。熟练掌握目前国际上最主流、最新的结石微创技术。包括:标准通道 EMS 经皮肾镜取石术,超细经皮肾镜(UMP,带涡流冲石)、超微经皮肾镜(SMP, 带负压吸引),F4.8 可视经皮肾镜(Micro-perc,2 毫米以下通道),斜仰卧截石位双镜(输尿管软镜+肾镜)联合碎石手术,局麻下高危复杂肾结石的处理,小儿泌尿系结石的微创治疗等。
门诊地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门诊时间:
周一下午泌尿系结石主任门诊
周二上午泌尿外科主任门诊
周二下午泌尿外科特需门诊
周四上午儿泌尿结石特需门诊
门诊地点:民航上海医院-瑞金医院古北分院
门诊时间:
周六上午泌尿外科专家门诊(预约方式:瑞金医院古北分院公众号——医院服务——门诊预约——泌尿外科——黄云腾主任医师专家门诊)
本文是黄云腾医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黄云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