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耳畸形治疗方式:扩张器法耳再造
小耳畸形,作为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耳部畸形,给患者的外貌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扩张器法耳再造手术逐渐成为治疗小耳畸形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小耳畸形扩张器法的治疗原理、手术过程、术后护理以及相关风险,希望能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信息。
治疗原理
扩张器法耳再造采用的是皮肤扩张技术,这是整形外科常用的修复手段。原理是将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植入病变周围正常皮肤下,定期向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使周围皮肤组织扩张容积增加。通过这种方法,皮肤面积扩大,细胞增殖分裂,从而获得“额外”的皮肤。这些皮肤将被用来制作新的耳朵,以替代或修复缺失或畸形的部分。
手术过程
小耳畸形扩张器法耳再造手术通常分为二期进行,每期手术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步骤。
第一期:耳后扩张器置入术
第一期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张器扩张患侧耳后的皮肤,为后续手术做准备。
手术时,医生会在耳后做一个大约2-3厘米左右的切口,将扩张器放入耳区的皮肤下,同时将注射壶埋在下方皮肤里。术后10-14天左右可以开始进行扩张器注水。一般每周注水2次,总时间约3个月。

扩张器注水2个多月后
第二期:软骨耳支架植入术
在皮肤扩张完成后,进入第二期手术。这一期手术的主要任务是将扩张器取出,并将雕刻好的自体肋软骨耳支架植入扩张的皮肤腔隙中。自体肋软骨是理想的耳支架材料,因为它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好,不易发生排斥反应。
手术前,医生会从患者的肋部切取一部分软骨,并在雕刻成耳廓形状。然后,通过手术将耳支架植入扩张的皮肤下,通过负压吸引,使耳廓结构得以显现。

取肋软骨雕刻成耳支架

雕刻好的耳支架植入耳后皮肤,负压吸引下耳廓成型
术后护理
小耳畸形扩张器法耳再造手术后的护理至关重要,关系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康复。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术后护理事项:
1. 保护:术后4-6个月内不要受压,外出可以佩带耳罩,保护患耳局部皮肤,避免烫伤或冻伤,避免过度活动、碰撞和长时间压迫。
2.保持清洁:定期清洁耳部,可以用生理盐水擦拭伤口,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换药。
3.观察反应:注意观察耳部是否有异常反应,如红肿、疼痛等,并及时就医。
手术风险
手术风险方面,主要包括感染、出血、血肿、扩张器漏出、渗水等情况。特别是在软骨移植后,由于软骨本身抗感染能力非常差,如果不小心感染,软骨就会吸收,使耳朵发生变形。因此,这项手术对手术环境和医生经验有较高的要求。
心理支持
除了身体上的治疗,小耳畸形患者还需要心理上的支持。耳廓畸形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貌,还可能对其自信心和社交能力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和生活中的挑战。
总结
小耳畸形扩张法一共两次手术。第一期埋置扩张器住院6-7天,术后10-14天开始注水,大约3个月注水期。注水期间需要激光脱毛2-3次。注水满意后做第二次手术,取肋软骨雕刻耳支架,利用扩张皮肤包裹耳支架,同期转耳垂与再造耳廓衔接起来。住院一周。整个耳再造过程就结束啦!希望每一位小耳畸形患者都能拥有健康、美丽的耳朵,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文是王伊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