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新策略:放化疗+同步免疫治疗+肿瘤局部切除
50岁的徐女士,在外院诊断为超低位直肠癌,肿瘤距离肛门齿状线仅仅只有0.5cm,医生告知手术需要切除肛门。更让她感到压力很大的是,PETCT提示右侧腹股沟区的淋巴结也肿大,考虑转移可能(图1A)。徐女士在最无助的时候,通过朋友介绍来到常文举医生门诊。
常医生经过肛门指检和肠镜,判断徐女士,直肠癌紧贴肛管齿状线,肿瘤占肠腔2/5圈(图2A),病理腺癌,微卫星状态检测为pMMR,右侧腹股沟区可及质地硬淋巴结一枚,大小约1.8cm,考虑转移可能(图1B)。直肠磁共振提示:直肠下端肿瘤,局部见小淋巴结。

图1: 徐女士初次在常文举医生处就诊时PETCT和肠镜信息
考虑到患者的一方面要求保肛门,一方面兼顾治愈肿瘤。常医生大胆尝试给与强烈治疗,目标是消灭肿瘤,或者创造机会让肿瘤彻底退缩,然后经过肛门局部切除。经过全程新辅助放化疗方案+6周期的同步免疫治疗,患者在结束治疗后,再次评估提示:直肠肿瘤明显退缩,仅残余一个白色疤痕(图2B),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明显缩小。

图2:徐女士放疗+免疫治疗前后,以及保肛手术后肠镜报告图
患者接受后经肛门直肠病损切除术,术中术后病理均提示:无肿瘤细胞残余。同时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均无肿瘤转移(图2D)。就这样,徐女士即保住科肛门,有消灭了肿瘤,术后6个月,徐女士做了直肠磁共振和肠镜检查,提示一切正常(图2C),如今她的肛门功能与以前一样,每天排便一次,她非常感恩遇到常医生,以及成功的治疗。

图3:徐女士锦旗致谢
本文是常文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