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钟德飞
钟德飞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全科

全面认识高血压

548人已读


**一、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指的是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的状态。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而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压就像水管里的水压一样,血压过高就会对血管和身体各个器官造成损害。


**二、高血压的病因**


1. **遗传因素**

- 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那么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增加。这种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细胞膜离子转运等机制来起作用。

2. **生活方式因素**

- **饮食**

-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过量的盐摄入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导致钠水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

- 过量饮酒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酒精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使血管收缩,同时还会干扰体内激素平衡,影响血压的调节。

- 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导致肥胖,也是高血压的诱因。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小动脉硬化及左心室肥厚,会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血压。

- **缺乏运动**

- 身体缺乏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活动减少,血管的弹性和舒缩功能得不到有效锻炼。长期不运动还容易导致肥胖,从而间接影响血压的调节,使血压升高。

3. **精神因素**

-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情绪因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释放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4. **其他因素**

- 年龄也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壁弹性逐渐下降,血压容易升高。

- 某些疾病如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也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三、高血压的症状**


1. **早期症状**

-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耳鸣、疲劳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并不是高血压所特有的,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

2. **长期高血压的危害症状**

- 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会对心脏、大脑、肾脏和眼睛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 对心脏来说,会导致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等。患者可能会出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 对大脑的损害表现为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口角歪斜、甚至昏迷等症状。

-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会导致肾功能不全,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毒症。

- 对眼睛的影响包括视网膜病变,如视网膜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等,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


**四、高血压的诊断**


1. **血压测量**

- 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主要方法。通常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进行测量。测量时,患者应保持安静、坐位,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饮酒、喝咖啡和剧烈运动等。

- 为了准确诊断,一般需要非同日多次测量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升高,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2. **其他检查**

- 对于怀疑有高血压的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包括血钾、血钠、肌酐、血糖、血脂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这些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发现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以及寻找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五、高血压的治疗**


1. **生活方式干预**

- **饮食调整**

- 减少盐的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橙子、菠菜等。

- 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食用油摄入,少吃或不吃肥肉和动物内脏等含脂肪高的食物。

- 适量饮酒或戒酒。

- **运动锻炼**

-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以结合适量的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

- **减轻体重**

- 如果患者超重或肥胖,减轻体重对控制血压非常重要。一般来说,体重每减轻10千克,收缩压可降低5 - 20 mmHg。

- **戒烟**

- 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增加血压波动,戒烟有助于改善血管功能,降低血压。

- **心理调节**

- 保持心情舒畅,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精神压力,如冥想、瑜伽、听音乐等。

2. **药物治疗**

- **常用降压药物类型**

-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通过促进肾脏排钠排水,减少血容量来降低血压。

- **β -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主要作用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从而降低血压。

- **钙通道阻滞剂(CCB)**: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使血管扩张来降低血压。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还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如氯沙坦、缬沙坦等,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与ACEI类似的降压和靶器官保护作用。

- **药物治疗原则**

- 一般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血压反应逐渐调整剂量。优先选择长效降压药物,以保证血压的平稳控制。如果单一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佳,可以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如钙通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等。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换药。


**六、高血压的预防**


1.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 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

2. **定期体检**

- 成年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尤其是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提高警惕,早期发现血压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钟德飞
钟德飞 主治医师
医生集团-陕西 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