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清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退烧≠“病好” 这些关于发烧的误区你知道吗?

发表者:张华清 人已读

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什么时候需要吃药?

发烧放着不管会不会更严重?

万一烧坏脑子咋办?

退烧药怎么选?

今天就大家担心的几个问题解答如下:

误区一:发烧会烧坏脑子

发热被认为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机制,中等热度可能有利于提高宿主的防御功能,如促进白细胞向感染局部游走和包裹病灶、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等。

但高热可明显增加代谢率,引发过度免疫反应,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细胞蛋白变性、组织缺氧、多系统损伤,甚至出现意识改变。

误区二:发热到 38.5℃ 才能用药物退热吗?

一般建议对≥2月龄、腋温≥38.2℃,或因发热导致身体不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就可考虑使用药物降温。如果发热已造成儿童不适如导致精神不振、表情痛苦、身体酸痛等,即使腋温不到38.2℃也可使用退热药。

误区三:“退烧”了=“病好了”

发烧它本身只是一个症状,吃退烧药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降低体温)和改善舒适度,最主要还是看病因是否得到了控制。

引起发烧的疾病有很多,比感染性疾病,感染控制了之后。其他临床症状都减轻,而且体温持续正常,这种情况才能算是“病好了”。

误区四: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或增加剂量退热更佳?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常用退热药,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超说明书剂量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将增加对肝肾功能损害的风险,严重可致死。

总之,家长应对儿童发热保持平和心态,既重视又不过度焦虑,注意观察儿童情况,做好居家护理,必要时及时就医,帮助儿童尽早康复。

提示:本内容仅作参考,不能代替面诊(文中所提及药品,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本文是张华清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