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伤口却如同火烧过电?马大夫带你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从磕碰外伤到皮肤疖肿,再到久慢性腰腿疼……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疼痛。但有一种顽固的“隐形疼痛”却与众不同——明明没有肉眼可见的伤口,各项检查指标也正常,却能让人时刻感受到电击般的剧痛,甚至吃止痛药也无效。这就是被称为“疼痛治疗难题”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本质是神经系统“错误信号”的异常放大,意味着即使在没有明显的刺激下,神经系统也会错误地传递疼痛信号,导致持续不适的疼痛。其典型症状包括:
1、自发性疼痛:疼痛可表现为刀割样痛、闪电样痛、火烧样痛、撕裂样痛、穿击样痛、牵扯样痛、麻刺痛、射击痛、放射痛、麻木痛、电击样痛、针刺痛、紧箍痛、跳痛、冰冻痛等,表现各异,可为深在的或表浅的,多出现两种以上的疼痛性质。随活动、疲劳、精神紧张、环境或气候改变而加重。
2、痛觉超敏:即非痛刺激(如轻微羽毛刺激)所引起的疼痛。神经损伤的病人往往表现出痛觉超敏(或称触诱发痛),如轻微的接触或抚摸皮肤、床单、衣物轻触、风吹、震动等均可诱发疼痛,因此疼痛局部不能触碰,病人常佩戴自制护垫保护疼痛区域,甚至出现不能穿衣、保持免痛姿势的情况。
3、痛觉过敏:是指对正常致痛刺激所引起的疼痛感增强,是由组织损伤后痛阈降低所致,出现疼痛程度被夸大的情况。物理检查显示对刺激反应的增强,如冷热刺激、针刺可导致明显的剧烈疼痛。
4、感觉异常:如蚁行感、虫爬感、痒感、麻木感、射击样感觉,局部组织深在的搏动样异感或紧缩感等,虽然定量的感觉测试可能显示感觉异常,但在临床检查中也可能找不到感觉缺陷。
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见的疾病包括: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化疗诱发的周围神经病变 、术后慢性疼痛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 常与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相关,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神经病理性疼痛因其不同的发病机制,治疗起来与常见的伤害性疼痛有诸多不同。药物+介入+心理联合应用是目前解决此类疾病的根本措施。近期我院南院区神经外科引入射频调节、脊髓电刺激、超声/C臂引导下选择性阻滞等最新治疗措施,对此类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本文是马卫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