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
顾伟民
主任医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湖州市中医院
内科
博采众长 无愧“铁杆中医”-记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顾伟民
2923人已读
|
|
时间:2013-3-17 9:29:32 来源:报刊转载 |
作为一个医生,最大的荣誉是什么?对全国基层名中医顾伟民来说,“中医”就是最高褒奖。“我做了三十多年医生,到现在才敢自认是一个‘中医’。 ”顾伟民说,三十年来,他从基层出发,在“医者仁心”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进,直至如今成为一名真正的“铁杆中医”。  基层起步学做“中医”
顾伟民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小受外祖父影响热爱中医。 1978年,顾伟民正式开始正规、系统地开始学习中医知识。从学校毕业后,他到一家企业的医务室,做了9年的基层医生。
这九年的经历给顾伟民留下了莫大的影响。“基层医师碰到的,都是没有‘包装’过的第一手疾病。从头疼脑热到外伤包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各种各样的病都是基层医师治疗的范围。 ”顾伟民说,他在基层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病人和各种各样的病,“全科”诊疗经历大大锻炼了他的能力,对中医的理解也逐步深入。
“中医不仅要会‘医病’,还要会‘说病’。 ”顾伟民认为,医生要学会把病说得清楚明白,才能更好地与病人沟通,赢得病人理解和信任。为了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顾伟民还特地学习公关学并考取了国家公关员证书,日常诊疗也特别注意与病人交流的方式。“不论病人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多少次,都要保持耐心。因为医生对他们来说,是健康的希望。 ”
提升沟通技巧、研究医古文、学习电脑操作……顾伟民在实践中向“真正的中医”梦想稳步前行。1979年,顾伟民拜师省名老中医姜琦,总结了姜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的临床经验;2003年他又再次被选为市名老中医顾瑞麟的学术继承人。
在前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顾伟民对治疗疑难杂症,特别是对脂肪肝、肝硬化、胃下垂、心律失常、脑肿瘤等疑难杂症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2009年,顾伟民被评为全国基层优秀名中医。
走出医院传递健康
3月4日上午,埭溪镇政府里传来一阵笑声。时近“三八”妇女节,顾伟民应邀为埭溪镇的妇女干部讲一堂“中医教你做美丽女人”课。深入浅出的内容和风趣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气氛格外轻松愉快。
这不是顾伟民第一次走出医院讲授养生课程。“做了这么多年医生,我发现医生的目标并不是治疗已经出现的病症,而是让更多的人能够预防疾病。‘治未病’才是医生的最高境界。 ”顾伟民表示,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了解养生保健知识,近五六年来,顾伟民时常走进机关、农村、部队、社区等处,举办讲座,最多的一年他登了27次讲台。
“我觉得与人分享我的知识是最快乐的事。”顾伟民说,除了中医,他还时常研究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博采众长。每季度顾伟民会为杂志撰写一篇养生类文章,把所学所感融于讲课与文章之中。面对来院看病的患者,他也常常抽空叮嘱几句养生知识。
这样的“不安分”不仅仅在一堂堂养生课上体现。诊疗之余,顾伟民还热衷于动手发明。三十多年来,他共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专利2项,其中“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使中药首次进入医学超声领域,并获得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
无论是养生课程还是创造发明,都来自于顾伟民“铁杆中医”的理想。“曾经有一位老前辈说,只有抱有坚定的信念,全心全意为患者和中医事业继承发展而付出,让‘大医精诚’的理念发扬光大,才算是真正的‘铁杆中医’。三十多年了,我想我现在终于达到了。 ” |
本文是顾伟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