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议“药害”之祸民
宋代,《和剂局方》盛行,“官府守之以为法,医门传之以为业,病者恃之以立命,世人习之以为俗”。由于《局方》用药多偏温燥,故对于温热病人或阳盛阴虚患者,不但于事无补,反因滥用而成弊,造成热病丛生。然民、医皆不以为然,欣欣然而从之。
金元之时,丹溪朱氏既阐时人之未发,切中肯綮,直言《局方》误用之害。市井之人,不知自然之道法,只知墨守成规,按图索骥,不知医理之穷奥,医方之灵活。方无理法,则不可称其为方,方离人体,又只能称其为死方。如果说芸芸众生,千百人同患一病,病之因机,变化宜相同矣,则三岁幼子意知其荒谬之极。但真正查病服药之时,又追随此理,不可理解。
医者,人之优良者。南朝·梁杨泉的《物理论·论医》:“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医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其智能宣畅曲解,能知天地神祗之次,能明性命吉凶之数,处虚实之分,定逆顺之节,原疾诊之轻重,而量药剂之多少,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如此乃良医。”《黄帝内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亦“炼神者上,全形者下。服气导引,禅思定慧,反观内照,悟圣心法,始得医道之真谛”。可见为医之艰难。
当世之人,不明此理,误以听几堂讲课,买几本科普读物,便能明了其中真谛,可谓读方三日,便谓天下无病可治了。中药、西药、保健品,吃起来不亦乐乎。岂不知许多病是自己吃出来的。饭吃多了,我们知道腹胀,那么药吃多了会怎样呢?大家自己考虑吧!
本人不敢妄自菲薄,只希望大家以自己至贵之躯为重,不要以为世界上只有药厂,药店,药物,还有更重要的医生。只有合理处方,合理用药,才能安全,有效治愈疾病。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史我们肩负了的称号,今天中国强大了,难道我们还是“东亚病夫”吗!身体的强健需要合理的饮食、愉悦的心情、适量的运动,不是药物,更不是保健品。
本文是周正国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