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白内障小常识

发表者:李灿 人已读

感谢广大病员对我的信任。常常有病人问我白内障有什么治疗方法,什么时候该手术以及手术费用,术前术后应该注意些什么,我想把白内障以及手术有关知识介绍给你们有个了解。

白内障常识

什么是白内障以及临床表现?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眼病。眼内称为晶状体的组织发生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即称为白内障。主要症状为眼前阴影和渐进性、无痛性视力减退。可出现单眼复视和多视,也可出现畏光和眩光。

白内障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用于减缓白内障发展的药物可用于早期白内障的治疗。

手术治疗:是治疗白内障的最有效的方法。最常用方法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非超声乳化手术即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也是大量基层医院治疗白内障的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特点: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手术仪器以及技术有较高要求,但较之传统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有很多优点:手术切口小:1.8mm-3.0mm,术后角膜散光小,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视力恢复快且好。手术时间短,几分钟即可完成。

白内障手术时机?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成熟,改变了以前认为白内障要成熟了(完全失明)才能手术的观点。成熟或过熟白内障增加手术难度和风险,也容易发生白内障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或晶体溶解性青光眼。且成熟期或成熟期白内障导致患者长时期较低的生活质量。目前认为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至0.40.4以下均可以考虑手术,甚至有些有更好视力的皮质型白内障患者也建议手术治疗。总之,只要白内障引起的视力障碍影响生活和工作,同时根据患者对视力和生活质量的要求选择手术时机。

白内障摘除后为什么要植入人工晶体?

摘除白内障后,眼球内就缺失了晶状体这一重要的结构,视物仍不清楚,需佩戴1千度左右的远视眼镜才能矫正,且视野受限、物相失真、使用不便。人工晶体替代人眼晶状体的作用而被植入眼内,使视力及视野恢复到正常。

人工晶体介绍

人工晶体的度数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屈光数据和用眼习惯来决定。人工晶体的类型主要根据患者眼部情况以及自己的经济状况来选择。植入眼内的人工晶体材料和功能不同而导致了白内障手术费用的区别。

1.普通人工晶体

硬性晶体,PMMA材质,直径5.5mm-6mm,手术切口约6mm。切口相对较大,术后可能导致较大的角膜散光。

2.普通折叠人工晶体

硅胶材料或丙烯酸材料。最好的是丙烯酸材料。术中可折叠植入,手术切口2.8-3.0mm,手术损伤、术后反应及散光小,恢复快。

以下均为折叠人工晶体,费用根据人工晶体设计至术后视功能改善不同而不同

3.非球面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非球面设计减少普通人工晶体的球面相差,使视物更清晰,视觉质量更佳,特别是在傍晚和暗光下效果更明显。切口在1.8mm-2.8mm

4.散光人工晶体

利用散光轴辨识设计的人工晶体,同时精确计算手术切口以及人工晶体植入度数与植入角度。达到同时矫正角膜散光的目的。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适用于角膜散光大于1D的患者。

5.可调节人工晶体

通过特殊设计的人工晶体,能在晶状体囊袋和睫状肌的作用下而自动变化焦点,可以获得较好的较远和看近的良好效果。

6.多焦人工晶体

阶梯渐进衍射联合非球面设计获得理想远中近视力的多焦点人工晶体,使白内障术后患者达到看近脱镜的目的,得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白内障患者术前有哪些注意事项?

1. 术前滴用抗菌素眼液及非甾体类眼液

2. 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术前术后以及手术当天继续按内科医生医嘱服用药物。

3. 术前一天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4. 练习布单遮盖患者口鼻。

5. 术前几天尽量食用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白内障术后护理和随访

1. 手术当天眼轻度卡痛为正常反应,如果眼胀痛或卡痛明显应立即回院告知值班医生急诊处理。

2. 手术当天应尽量休息,勿揉眼,控制咳嗽和打喷嚏。

3. 术后次日打开眼罩检查,遵医嘱滴用抗菌素眼液、激素眼液及非甾体类眼液。

4. 术后如有视力突然减退,伴有眼刺痛、发红、分泌物增多速回医院检查。特别是术后1周内。

5. 术后1月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用力摆动头部、剧烈运动、揉眼、严禁外力碰击术眼。可多吃蔬菜、香蕉、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6. 眼罩清洁:每日一次,用温开水清洁擦干后睡觉时使用。2周后停用。

7. 术后1月洗头、洗脸避免污水进入眼睛。建议仰位洗头。

8. 按时复查,常规术后1天、3天、1周、2周、1月、3月于门诊复查,如有变化遵医嘱复查。

9. 一般术后3月视力稳定可验光检查,根据需要选择配镜,以达到最佳效果。非多焦人工晶体植入者白内障术后看远清楚,看近模糊,3月视力稳定后需佩戴老花眼镜看近。

本文是李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