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兰才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发表者:赵兰才 人已读

一、流行性感冒是什么病?

流行性感冒俗称“流感”,是一种发病率高、流行广泛、传播迅速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潜伏期短,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极易变异,人群对变异后的毒株缺乏免疫力,如不及时控制,易引起暴发流行。全世界每年几乎都要发生流感大流行。根据资料记载,1918年一1919年流感大流行时,全世界约有5亿人被传染上流感,有2000万人死于各种并发症。流感大流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不亚于一场大规模战争。

1.流感病毒是什么样的病毒?

人类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种,其中甲型流感容易引起大规模流行,乙型可引起局部地区流行,丙型只引起散发病例。甲型流感病毒的外观呈球形,表面有许多柱状突起,活像一个水雷,它的直径约为0.0001毫米。在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的柱状突起中,有一种是血凝素(H),另一种是神经氨酸酶(N),它们是流感病毒的外层表面抗原,H和N又分为若干亚型,H有16个亚型(H1~H16),N有9个亚型(N1~N9)。流感病毒的外层表面抗原的不断变异决定了其亚型和病毒的特异性,抗原转换是流感病毒的一种剧变,它会导致流感病毒出现新的血凝素或新的神经酰胺酶蛋白。从而产生新的流感病毒亚型。当发生转换时,大多数人对新病毒没有或只有轻度抵抗力,从而使流感能快速传播。给流感的治疗造成更大的困难。甲型流感病毒大约每隔十几年发生一次大变异。流感病毒三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加之流感病毒不断变异,故可引起反复发病。20世纪的几次全球性流感大流行,都是由变异的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

流感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弱,在摄氏56度的条件下,30分钟即可被灭活;在摄氏100度的条件下1分钟即可被灭活;而在室温下它的传染性会很快丧失;但在0~4度的条件下可存活数周。此外,流感病毒对紫外线和化学有毒剂也很敏感。

2.流感病毒是如何致病的?

流感病毒的结构使它能轻而易举地入侵人体。流感病毒通常是通过打喷嚏传染给别人的,借助表面的血凝素,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吸附于宿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上,又借病毒表面的神经氨酸酶作用于核蛋白受体,使病毒和上皮细胞的核蛋白结合,接下来,一些蛋白质帮助复制RNA,从而产生病毒蛋白,然后病毒基因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病毒混合体。这些新的病毒混合体在细胞中发育繁殖,它对于构成人体呼吸道衬里的上皮细胞具有特别的亲和力,从而造成感染。人在感染流感病毒约8小时以后,新一代的流感病毒便会陆续生成。这些新的流感病毒在人体内到处寻找未受到感染的细胞,重点是从喉咙到气管的这个区域。由于免疫作用,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数量达到100万个的时候,人才会发烧、头疼,肌肉、腰部关节及四肢异常酸疼,有的人还会出现腹痛和腹泻的症状。接着病人就会咳嗽、鼻塞、不停地流鼻涕,有的还会反复发热。如果不出现并发症的话,一般会在7~10天恢复健康。

3.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什么?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传染期约一周,以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病毒随说话、咳嗽、喷嚏等由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污染的茶具、食具、毛巾等日常用品间接传播,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与人口密度有关。

人类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与年龄、性别等都无关,而是否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感染后对同一亚型免疫维持时间较短(<1年),且人体对3型病毒无交叉免疫。

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是流感的流行特征。一般以冬春季节为多,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地方,10~15年可发生一次世界大流行,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时,人群普遍易感而发生,每2~3年可有一次小流行。

4流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分几型?

流感的潜伏期大约1—2天,起病大多突然,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开始表现为畏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度,同时伴有头疼,全身酸疼,乏力,咽痛,部分病人可有鼻塞,喷嚏,流涕,咽干,咽痒,有时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热与上述症状一般于1—3天达高峰,3—4天后逐渐热退,症状减轻或逐渐消失,但乏力和咳嗽可能持续1—2周。常见的并发症有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细菌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心肌炎、腮腺炎、肾炎、出血性膀胱炎、脑膜炎等。

临床上一般分4型:单纯型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病人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随而来的有头昏、头痛、鼻塞等,一般经3~5天症状逐渐减轻,退热后全身软弱乏力,可持续1~2周。部分轻病人类似其它病毒性上感,1~2日即愈,易被忽视。肺炎型症状是高烧不退,咳嗽严重,呼吸急促,吐黏痰或血痰,气急发绀,可伴发心力衰,病情可延长至3~4周,少数可导致死亡。中枢神经型高热不退,头痛、头昏,甚至昏迷,谵妄,血压下降,儿童可有抽搐。肠胃型全身有中毒症状,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二、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流感和感冒虽然病症相似,但致病原因和危害程度却截然不同。感冒是由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较慢,发热不很高,全身中毒症状较轻,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较重,由鼻病毒引起的好发于春秋季节,主要为鼻部症状(鼻涕、鼻塞、喷嚏)及咽痛,有时伴发热、头痛、咳嗽等,程度轻,一般无须用药,1周内可缓解;腺病毒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幼儿,主要症状是发热、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常合并细菌感染,血白细胞可升高。而引起流感的罪魁祸首则是流感病毒。特点是潜伏期短,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等,呼吸道症状较轻,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和高死亡率。流感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如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最使人感到害怕的是它的传染性很强,它可以通过飞沫迅速传播甚至引起一个地区变成流感疫区。

三、怎样预防流感

控制流感的关键是做好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做好疫情监测与控制由于流感传播速度极快,因此加强疫情监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病人至关重要。

流感流行期间,对公共场所和集体单位要加强通风,必要时空气消毒;对群众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活动,出门戴口罩等,以减少受传染机会,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中药预防也是不错的选择,可将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野菊花各20克,放入大茶缸内,开水冲泡,代茶饮,有抗病毒作用。

疫苗预防对流感易感人群,如老人、婴幼儿和有严重慢性病者有一定作用,我国采用的流感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的流感病毒疫苗,通过皮下注射的方法使人体产生自动免疫力,一般隔6~8个月各接种1次,有效保护时间可以达到1.5~2年,其副作用较小;另一种疫苗是减毒流感病毒活疫苗,采取鼻腔喷雾法接种,适用对象为健康成人和儿童。接种疫苗2周左右才会产生免疫保护,所以要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提前接种,另外由于流感病毒的变异性比较强,每年流行的流感其病毒型与上一年均有所不同,所以流感病毒疫苗的类型每年可有不同。

四、如何治疗流感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对无并发症患者不需作特殊治疗,应着重加强护理和对症处理;对合并有细菌感染者予以抗感染治疗;对中毒症状重者可用抗流感C2球蛋白013~016mL肌肉注射,8小时后重复应用,共4~6次"对中毒型流感可加用干扰素治疗"其处置详见图1"中药如清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片!桑菊感冒片!感冒清抗病毒口服液等(在发病的最初1~2天服用)均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该病病程短,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中医认为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以风邪为主因,风邪虽为六淫之首,但不同季节往往与其他当令之时气相和而伤人,一般以风寒、风热两者多见,若四时六气失常,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则更易引起发病,且不限于季节,病情较重,往往互为传染流行,而卫气主一身之表,肺为五脏之华盖,肺卫之气充沛,腠理固密,不被外邪所侵,由于小儿腑腑娇嫩,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加之寒暖不知自调,极易感受外邪,“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外邪侵犯,肺卫首当其冲,又因小儿为纯阳之体,外邪入侵则易从阳化热,而肺属上焦华盖之脏,因此小儿流感以风热犯肺或寒包火型型最为多见。

介绍几个常用有效方:

A针对寒包火型(多为初期):用流感1号方:双花20克、连翘10克、荆芥10~12克、柴胡12克、黄芩10克、白芷6克、麻黄5克、板兰根15克,热甚者加生石膏20~30克。舌苔厚,恶心呕吐者加茵陈、佩兰各10克,腹泻者去板兰根加黄连10克。

B针对风热犯肺型(多为流感中期):流感2号方:黄芩15克、生石膏30克、双花20克、连翘12克、知母15克、柴胡12克、芦根15克、甘草8克,热重者加羚羊角粉0.6克~1.2克,冲服。

C针对邪滞肺系型(多为流感后期咳嗽为主):清肺止咳汤(炙百部15克、炙枇杷叶12克、炙紫菀15克、白前12克、青黛10克、桔梗10克、前胡12克、川贝母10克、黄芩10克、甘草10克)咽痛加射干6克。

另外抗流感合剂(其组成为薄荷、黄连9,连翘、荆芥、青蒿、板蓝根、大青叶、柴胡、黄芩各10,黄芪15,麻黄6,青风藤12,鱼腥草30,煎取60分3次服。据报道退热效果不错。

对肺炎型和中枢型流感需要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本文系赵兰才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赵兰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08-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