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为语音转文字,不保证准确,仅供参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一般情况下康复是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术后是需要佩戴支具的,一般术后第2天就可以扶拐下地行走,最开始的时候下地行走,膝关节可调支具可以调到0-30度之间,那么在床上,在床上不佩戴支具的时候,膝关节角度可以比下地行走的时候大一些,比如说床上的时候可以放开到60度,所有的原则都是循序渐进的原则,膝关节打弯也一样,一般情况下建议术后两周之内膝关节活动度应该在60度以内,到1个月的时候,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度,到2个月的时候膝关节活动度达到100-110度,到3个月的时候,膝关节弯曲的活动度应达到和健侧差不多,当然因人而异,也有些极端个例,比如说体重特别胖的病人,或者说是超重的病人,这样的病人康复训练的过程要比标准体重的病人要慢一些。负重的程度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膝关节下肢和可调支具一般需要固定八周。八周之内最开始的时候需要拄双拐,逐渐的就可以改成拄单拐。到第八周的时候,个别病人可以完全脱拐,有一些内心比较恐惧的病人,或者说是体重较大的病人,可以拄文明棍儿,或者说是其他方式减少下肢负重,以维持下肢行走时的稳定性,保证行走时的安全。膝关节在练习打弯儿同时,伸直也非常重要,从术后第1天开始就可以脚后跟儿那块儿垫1个枕头,然后主动练习股四头肌,绷紧,训练股四头肌肌肉力量,可以称之为闭链式力量训练。同时也可以练习直腿抬高,直腿抬高的时候可以绑支具,也可以不绑支具,没事将下肢抬高躺在床上,下肢抬高起来之后坚持20秒-30秒,这样也是为了股四头肌萎缩。总的来说,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的主要核心指标就是1.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恢复下肢的屈膝角度,2.是迅速恢复下肢的伸直功能。第3,防止下肢,尤其是股四头肌肌力萎缩,练习李亮训练。
有帮助
收藏
举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