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知朋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心脏病患者:喝汤需谨慎

发表者:胡知朋 人已读

中华名族素有“饭前喝汤,胜过药方”、“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的说法。喝汤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一个深入人心的饮食方式。不可否认,汤凝聚了食物的精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加上中医的药膳文化,将药物和食材一起熬制,更将汤推到了“药物”和“保健品”的地位。健康人喝汤,希望延年益寿;病人喝汤,希望早日康复。然而,今天笔者要谈的是,喝汤可能对心脏病患者不利!

图片1.png

一、“水”过量是心衰症状发生的重要一环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通过收缩给全身供血,送去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合并心衰了,心衰是心脏病致死的主要原因。顾名思义,心衰就是心脏的功能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水钠潴留”是心衰出现症状的主要原因。心力衰竭通过各种病理生理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肾脏,导致肾脏排水排钠障碍,大量的水和钠离子滞留在体内,患者就出现肢体水肿、脏器淤血(肝淤血:肝功能障碍;胃肠道水肿:消化不良、腹胀;呼吸困难:肺水肿)等症状。实际上,心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在各种心脏病的早期,并没有心衰症状,但是随着病情进展,心脏的代偿功能不够了,进入失代偿期,心衰的进程就提速了。“水钠潴留”在心衰从代偿期向失代偿期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图片2.png

二、心衰患者容易摄水过量

既然心衰患者体内“水”超量了,是不是就不想喝水了?恰恰相反,心衰的患者常常感到口渴。这里面有水潴留超过钠潴留,造成“低钠”假象的可能;也有服用利尿剂造成低钠,但是水排出不够的可能。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促使患者过多饮水,加重心脏负担,加速心衰进展。

此外,中华名族有句安慰患者的神句,就是“多喝点开水”。可能大家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没有认真思考,但是大家都这么说,也就成了习惯,成了“礼貌用语”。不得不说,这种误导对于心衰患者是极其不利的。

图片3.png

三、喝汤容易增加心脏的“水”负荷

和多数饮料不一样,汤里面含有较多油脂,故不适宜冷饮。喝汤的人几乎都是把汤凉到合适的温度,一饮而尽。对于心衰患者而言,这样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液体,会加重心衰的进程,甚至会导致急性左心衰需要就医抢救。患有心脏病的病友请您回忆一下您是否有过喝汤以后呼吸困难、喘气、肢体水肿加重等情况,这些都是心衰加重的表现。

饭前喝汤能够刺激人的食欲。食物里面都是含有水分的,看起来量不多,但毕竟是在短时间内集中摄入的,对于心衰患者来说也不容小觑。

此外,无论是汤的油腻感还是盐分,都会让人饮用后口渴,所以很多人都有喝汤后再喝点水“涮涮”的习惯。殊不知,这对于心衰的患者简直是雪上加霜。

给病人煨汤进补,是我们国家普遍存在的做法,但是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往往是越“补”越重。

图片4.png

四、汤里面多种对心脏病不利的成分过高

汤之所以美味,固然是因为有很复杂的成分,但是有两样很关键:嘌呤和脂肪。这两样都对心脏病不利。

嘌呤(purine)经过一系列代谢变化,最终形成的产物叫尿酸。嘌呤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内源性嘌呤80%来自核酸的氧化分解,外源性嘌呤主要来自食物摄取,占总嘌呤的20%。尿酸在人体内没有什么生理功能,在正常情况下,体内产生的尿酸,2/3由肾脏排出,余下的1/3从肠道排出。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结果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对心血管系统非常不利,会加重多种心脏病,促使它们提前进入心衰状态。

脂肪摄入过多是目前普遍的健康问题,会通过引起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血管脆性等多种途径引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

通过汤摄入过多的盐分同样很危险。可能大家要说炖汤一般讲究“淡一点”,但是用来炖汤的食材往往都是味鲜的,会掩盖盐的味道,我们尝到的“淡盐”其实是一个假象。

图片5.png

五、心衰患者该如何喝汤饮水?

水的摄入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开水、饮料、食物中含有的水分、汤、稀饭等形式的水分都应该计入每日摄入量之中。对于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发展到心衰状态后,每日饮水量应该控制在1500-2000ml左右。切记这是包括上述各种饮食当中含有的水分,生病打针的时候还要算上打针输入的液体量。水果、蔬菜、折算成干重90%的水分;米饭鱼肉80%。

“少量多次”是心脏病病友饮水的基本准则,每次喝一小口,隔一段时间再喝一点,维持“轻渴”的状态最好。杨梅、柠檬等酸性生津的食物可以减少饮水量,可以适度食用。

喜欢喝汤的病友,实在要喝尽量喝植物食材的的汤,每次少量。植物食材的汤品有一个好处就是油脂少,可以热饮也可以放凉喝,有助于心衰病友延长饮用时间,避免“牛饮”。

blob.png

(文中图片引自网络,仅为普及医学知识,不作商业用途)

本文是胡知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