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类型上睑下垂手术经验分享四(儿童篇)
上睑下垂手术是眼睑手术的高峰,每一个细节都能决定成败。
做好上睑下垂手术,需要匠人精神! -------- 张丰医生
儿童上睑下垂认识上的误区一
<3周岁儿童重度上睑下垂不予矫正,等年龄大一点再矫正;上睑下垂会随儿童提上睑肌肌力的逐渐发育得到改善;
提上睑肌的肌力不会随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发育,即上睑下垂不会随年龄增加而改善.
儿童上睑下垂认识上的误区二
<3周岁儿童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可采用缝线法或额肌瓣手术予以矫正
对于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提上睑肌肌力差,应采用额肌悬吊术。常用的悬吊材料包括:自体阔筋膜、保存的异体阔筋膜、保存的异体巩膜、聚四氟乙烯膨体(E-PTFE)、涤纶网片、硅胶管等。缝线材料存在弹性差、无自主收缩能力、术后复发率高等缺点,故不建议使用。3周岁以内的儿童组织发育未完全成熟,不推荐采用额肌瓣悬吊手术口。
儿童上睑下垂认识上的误区三
对于上睑下垂患者,无论程度、年龄、均可采用额肌瓣悬吊手术;
在此,有必要明确一下额肌瓣悬吊手术与额肌悬吊手术的区别。额肌瓣悬吊手术是指从额肌上分离部分组织制作形成一条状肌肉瓣,将其从皮下隧道自额部向下牵拉至眼睑部位,并将其缝合固定在眼睑睑板的一种手术方法。而额肌悬吊手术是一种利用悬吊材料将眼睑和额肌进行连接,利用额肌收缩的力量而使眼睑上提的一种手术方法。
儿童上睑下垂认识上的误区四
双眼上睑下垂,双眼先后分两次手术
上睑下垂手术矫正不能仅仅只考虑解除单眼的视轴遮盖、防止弱视的形成,以及单眼的美观,还需考虑双眼的对称性。
儿童上睑下垂术前评估
1.上睑下垂严重程度的评估(以mm表示)主要根据提上睑肌的肌力分级:肌力>10mm为轻度,肌力5-9ram为中度,
肌力<5mm为重度。
2. 眼球保护机制评估
包括Bell现象、泪液检查、眼睑闭合情况等。
3. 拍照并记录存档
在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获得患者脸部照片并记录相关信息。
儿童单眼下垂手术,两个重要的概念
Hering法则:两眼配偶肌,接受中枢同等量的冲动。
Sherrington法则:在同一眼的拮抗 肌群中,拮抗一方的肌肉收缩时,它的对抗肌肉则松弛。
儿童手术时机选择
程度决定
重度或完全性
单侧:易导致弱视,主张在1岁左右手术
双侧:多采取仰头视物,不会遮盖性弱视,
可择期手术。
轻、中度:
合并屈光异常,或合并斜视、弱视建议尽早手术
——3岁左右或3岁前手术
从儿童心理发育健康考虑
——3-5岁
单纯从美容角度尤其轻度者
——12岁后行手术矫正效果更好。
发病原因
动眼神经麻痹者,病因对症治疗,病情稳定后6个月手术
外伤性者待提上睑肌功能恢复后,一般6-12个月手术
重症肌无力者,一般不主张手术,但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情稳定1年后可考虑手术
伴有斜视者异常者:根据情况,一般儿童患者先矫正上睑下垂,待术后矫正斜视。成人可先矫正斜视。
上睑下垂手术方式
儿童上睑下垂手术和成人有着巨大差别,儿童采用最小量手术原则,E-PTFE材料的应用,使儿童重度上睑下垂手术进入了微创时代。
不去眼轮匝肌,不打开眶隔,不动提肌腱膜。单眼手术者,要尽量和对侧眼做成一致,术前对对侧非手术眼的观察非常重要。
儿童上睑下垂手术在临床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我们都是希望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想提出来与各位专家及同道讨论
我们大家都知道三岁前是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对于类似这样三岁以下儿童上睑下垂同时又存在影响视功能发育因素的孩子我们如何选择手术时机?
儿童上睑下垂总结
儿童尤其低龄儿提上睑肌力量发育不完善不适合选用提上睑肌力量手术。
额肌悬吊术可作为儿童上睑下垂矫正首选
采用e-PTFE材料行儿童额肌悬吊术是很好的选择
对于单眼上睑下垂的孩子应及早行综合评估,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手术时机选择要重视综合评估,而不是单一的上睑下垂程度
重视患儿心理发育!
本文是张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