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动脉瘤 >

动脉瘤介绍,什么是动脉瘤

介绍

动脉瘤是指动脉血管直径超过正常直径的 50%、永久性的、局限性的扩张。

本病是最常见的引发致残和致死的血管疾病之一。它可见于全身的任何动脉,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多见。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3mm以下的动脉瘤是不是没有破解的分险

何川 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动脉瘤病因多样,主要是由于动脉壁损伤、破坏和变性引发的动脉壁结构强度降低和血流冲击所致,包括以下几点:

  • 动脉粥样硬化
    是最常见及主要的致病因素。目前认为,脂质代谢紊乱时(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时,血流内的脂质沉积于血管壁的内皮层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破坏,病变可继续发展累及中层血管壁甚至管壁全层。结果造成管壁内膜撕裂、变性,管壁局部萎缩、脆弱,从而形成动脉瘤。
  • 创伤性
    直接暴力可使动脉壁部分破裂或完全断离,间接暴力也可通过高压、高速力量的传递,波及动脉,使动脉壁撕裂。
    长期反复的挫伤,也可以引起动脉瘤,如气锤工人的手腕部动脉瘤。
    医源性创伤也可以引起动脉瘤,如血管移植后的吻合口动脉瘤,各种经动脉穿刺及插管的检查或治疗等,均可引起动脉瘤。
  • 细菌感染
    当动脉内膜损伤如动脉硬化等,或机体免疫功能抑制时,血管壁易出现感染继而导致动脉瘤的发生。
  • 动脉中层囊性变性
    其常见于白塞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及血管炎等。患者动脉壁呈囊性坏死及变性,血管壁中层侵犯尤为明显。
  • 先天性
    患者由于先天性因素,其动脉壁薄弱而产生动脉瘤。如动脉壁中层节段性缺如,肌纤维发育不良等。
  • 梅毒性
    梅毒螺旋体,经动脉周围淋巴组织,进入滋养血管和动脉外膜,引起动脉炎,使血管管壁中层产生营养障碍和变性,进而发展为梅毒性动脉瘤。

危险因素

男性相比于女性更容易发生动脉瘤。大于 60 岁的老年人有更高风险。其他因素包括:

  • 高脂高胆固醇的饮食
  • 心脏病的家族史,包括心脏方面的疾病和心脏病发作
  • 吸烟
  • 肥胖
  • 怀孕,在这种状态下会增加脾动脉瘤发生的风险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为什么老年人容易患动脉瘤?

伊志强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动脉瘤患者往往没有症状。有症状时,可能由于动脉瘤的膨出增大、牵拉、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表现为疼痛,局部组织受压、缺血等症状。

当主动脉瘤突然破裂,引起大量出血时,可表现为咯血、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危及生命。

典型症状

  • 肿块:肿块为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肿块可以呈圆形或者梭形,且大多伴有搏动感。
  • 疼痛:疼痛多不剧烈,患者多有胀痛或跳痛,疼痛呈间隙性或持续性。有时,瘤体可以压迫、侵蚀骨质及神经,患者疼痛可加重,并出现放射性疼痛。如果发生动脉瘤感染、形成瘤壁内夹层血肿,或者动脉瘤趋于破裂时,疼痛骤然加剧呈撕裂样。
  • 局部组织缺血症状:如患者脑部缺血,可有晕厥、耳鸣、眼花,甚至瘫痪等;腹部内脏缺血,可有腹痛、腹泻或便血等;下肢缺血,可有麻木、静息痛或间歇性跛行等。
  • 组织器官受压:如锁骨下动脉瘤,常可压迫臂丛和颈交感神经,引起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轻瘫等;胸主及颈总动脉瘤,可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或者压迫气管,产生呼吸困难或窒息。
  • 出血:患者出血较为常见,在少数病例中,动脉瘤出血可为最初的症状。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 瘤体再破裂:多见于血压急剧波动,手术刺激等。
  • 远端栓塞,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能会脱落移位,并阻塞下肢、脑部、内脏动脉,危害较为严重。通常表现为突发单侧肢体疼痛、面色苍白、脉搏消失或剧烈头痛、昏迷等。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较罕见,可能因较大瘤体异常内皮表面积较大,触发血栓迅速形成并消耗大量凝血因子所致。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腹部搏动性肿物,警惕动脉瘤

王瑞华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 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特别是有氧运动,能够帮助形成健康的血液循环,也能帮助血液流通。
  • 控制血压、戒除烟草可以降低患动脉瘤的危险。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什么会引起动脉瘤复发呢?日常如何保养可以避免呢?能正常运动吗?

邓一鸣 北京天坛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介入神经病学科 主任医师

检查
  • 体格检查
    主要通过触诊和听诊,初步了解以下几种体征:搏动性肿块、震颤、杂音、压痛、感染性体征、压迫征象、缺血性体征等。
  • 辅助检查
    医生会根据上述检查结果,选择性地做以下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各种检查由医生决定,不是每项都需检查。
    CT 血管造影:经静脉注射对比剂,借助 CT 三维血管成像显示血管病变情况。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静脉注射钆,经磁共振扫描并进行三维成像,显示血管具体情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注射对比剂,X 线下实时显示动脉血管病变情况。该检查为目前确诊的金标准。
    超声检查:根据血流及血管形态变化,确定并诊断动脉瘤。
    血常规或血培养:如果怀疑感染引发的动脉瘤,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采取血培养鉴别细菌或真菌。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那一般要查有没有动脉瘤 是CT可以查出来吗?还是必须要造影?

孙力泳 宣武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手术和腔内修复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可以解除局部症状,预防动脉瘤破裂。此外,还需要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等,以及防治并发症。 是否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需要看动脉瘤部位和发展的速度。

一般治疗

  • 如果瘤体较小、无破裂征象,暂时无需手术治疗,可定期复查,并且控制血压,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过于激动等。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如果瘤体较大,需要择期手术。

手术治疗

需要根据动脉瘤的部位、大小、范围,有无并发症以及患者的全身情况等具体选择。

  • 动脉瘤切除和动脉对端吻合术:主要用于较大的肢体主干动脉。
  • 动脉瘤切除和血管移植术:适用于动脉瘤较大,切除后动脉缺损较长,无法进行吻合的情况。
  • 动脉瘤切除和动脉结扎术:主要用于非主要动脉的动脉瘤,并且动脉结扎后不影响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
  • 动脉瘤两端动脉结扎、自体静脉解剖位外旁路移植、瘤腔引流术:用于感染性动脉瘤。
  • 囊状动脉瘤切线切除及动脉修补术:适用于囊状膨出的动脉瘤。
  • 动脉瘤腔内修补术:适用于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连紧密而分界不清楚的假性动脉瘤。
  • 腔内修复术:用于治疗周围动脉瘤以及降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尤其适用于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等高危患者。
  • 动脉瘤加固包裹术:如果不能耐受动脉瘤切除术,或者动脉瘤无法切除时,可采用此种方法。通过用织物(如涤纶等)包裹瘤体,来防止及延缓动脉瘤的扩大或破裂。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米国血管外科学会(SVS)内脏动脉瘤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吕平 武汉协和医院 血管外科 主任医师

营养与饮食
  • 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应以天然食物为主,以蒸、煮、炖、拌、氽的方式进行烹饪,使食物软烂易消化。
  • 烹饪应用植物油,严禁使用动物油(猪油)。
  •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粗粮,预防便秘的发生。
  • 适量搭配瘦肉、鱼、蛋、豆类等优质蛋白质,但应注意肉类去皮烹饪。
注意事项
  • 平时注意监测血压和血脂等身体指标。遵从医嘱,积极服用降压药、降脂药。
  • 情绪平稳,切忌较大波动。多接触自然,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
  • 重体力工作要少做,特别是搬重物等会使腹压迅速增大的工作。
  • 老年人便秘严重也要及时就医,防止便秘使腹压变化剧烈。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今日话题:在同一根血管上长了狭窄,又长了动脉瘤,能一起治疗吗?

赵开军 上海市东方医院 神经外科 副主任医师

预后

多数动脉瘤经及时手术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

对于体积较小的动脉瘤,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以防它快速发展,引发不良后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未破裂动脉瘤的自然转归

戴冬伟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推荐医生 1506位 推荐医院 4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