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皮炎是指各种电离辐射,包括放射性同位素、X 线射线等照射皮肤、黏膜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是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本病好发于接受放疗的肿瘤病人。尤其是乳腺癌、头颈部癌、肺癌或肉瘤患者。
主要症状有毛发脱落、色素沉着,暗红色斑,水疱,皮肤萎缩,毛发缺失等。
放射性皮炎是指各种电离辐射,包括放射性同位素、X 线射线等照射皮肤、黏膜而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是肿瘤放疗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本病好发于接受放疗的肿瘤病人。尤其是乳腺癌、头颈部癌、肺癌或肉瘤患者。
主要症状有毛发脱落、色素沉着,暗红色斑,水疱,皮肤萎缩,毛发缺失等。
本病主要是由于电离辐射引起的,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放射性皮炎,需加以注意:
毛发脱落、色素沉着、暗红色斑、水疱及皮肤萎缩、毛发缺失等是放射性皮炎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
皮炎局限于被辐射区域,界线清晰。
急性放射性皮炎:皮肤发红、水肿、颜色改变、毛发脱落、皮肤脱屑。根据其严重程度又可以分为:
轻度皮炎:表现为轻度的红斑,按压红斑可变白,有干性皮肤脱屑,往往伴随着瘙痒和毛发脱落。轻度皮炎通常在开始放疗后数日到数周内出现,症状可能在 1 个月内消退。
中度皮炎:表现为疼痛,皮肤发紧,红斑和水肿,表皮局部脱失,湿性皮肤脱屑(常局限于皮肤皱褶处),大疱,大疱可能会破裂或感染。中度皮炎常在放疗结束后 1~2 周最为严重。
重度皮炎:在除皮肤皱褶外的部位出现融合性湿性皮肤脱屑,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皮肤全层坏死和溃疡,有发生感染的风险,常伴严重疼痛。
放射性灼伤:放射性灼伤可在接受辐射后数周至数年发生,它往往是随着射线剂量的增多而更易发生和更严重,可引起剧烈疼痛。
放疗回忆反应:是一种局限于既往辐射部位的急性炎症,常由化疗药物或其他药物引发,主要表现为轻微皮疹、干性皮肤脱屑、瘙痒、肿胀、溃疡等,通常在停药后的 1~2 周内消失。
慢性放射性皮炎:通常在辐射后数月至数年才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真皮纤维化、皮肤色素改变、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
本病主要是电离辐射引起的,接受放疗的病人可以通过下列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通常依靠病史和皮肤改变即可确诊,一般不再需要做其他检查。
放射性皮炎目前无特殊疗法,发病后应及时停止放射性照射,并注意保护,避免外界刺激。治疗以局部对症治疗为主,并加强全身支持疗法。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可治愈,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复发率与日后是否接触放射性射线相关。对日后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基本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