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的肌肉被周围的肌间隔、骨间膜及骨骼所包绕和分割,形成筋膜室。
当肢体受压,筋膜室内组织压力升高,损害室内肌肉和神经的血液供应,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
好发于男性,以疼痛、活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四肢的肌肉被周围的肌间隔、骨间膜及骨骼所包绕和分割,形成筋膜室。
当肢体受压,筋膜室内组织压力升高,损害室内肌肉和神经的血液供应,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
好发于男性,以疼痛、活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因很多,主要是由于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或血供突然受阻,引起缺血及水肿的恶性循环。可分为血管内因素和血管外因素。
血管内因素
血管外因素:患者肢体局部受压和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因。
筋膜室内空间变小
肢体包扎过紧:四肢损伤骨折后,使用石膏、夹板固定时,包扎太紧。
肢体局部受压:各种重物压埋肢体。
筋膜室内容物的体积骤增
直接损伤:局部软组织受到严重的挤压或捻挫伤,肌肉及软组织发生严重水肿。
缺血反应:任何原因的肌肉缺血可使毛细血管内膜损伤,渗透性增加,发生严重水肿,使室内肌肉体积增加。
自发性筋膜室综合征:剧烈运动或长期行走后有可能发生,多发生在小腿。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骨筋膜室综合征,需加以注意: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局部症状为主。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全身变化,出现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等。
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及时,随着缺血程度加重、时间延长,会导致受累肌肉和神经的不可逆坏死,肢体功能严重受累甚至截肢。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受伤情况,症状,体征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医生会立即为患者切开筋膜减压。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切开筋膜减压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对于轻度的或可疑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应去除各种可能导致筋膜室内压力增高的诱因,如解除绷带或石膏等外部压迫,将肢体放置在心脏水平等。
给予甘露醇、七叶皂苷钠等进行消肿,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一经确诊,应立即进行骨筋膜室切开减压。一般会将筋膜全部切开,如果肌肉也出现了坏死,医生会一并切除。如果患者的肌肉尚有活力,医生会保持切口开放,辅料包扎,进行二期缝合或植皮。
手术方式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