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管炎也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血管的炎性、节段性且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静脉。
本病是我国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好发于吸烟男性,以青壮年男性最为多见。
主要症状有肢体缺血、剧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游走性表浅动脉炎等,重症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等。
脉管炎也叫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血管的炎性、节段性且反复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静脉。
本病是我国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好发于吸烟男性,以青壮年男性最为多见。
主要症状有肢体缺血、剧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游走性表浅动脉炎等,重症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等。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初始症状是手脚疼痛,逐渐扩展到四肢,特别是下肢。继续恶化可发生末端肢体缺血、肌肉萎缩、组织坏死,需要截肢。
病情初期,出现局部缺血的症状:
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肢体缺乏营养的症状:
病情发展到终末期,导致严重肢体缺血,表现为:
本病病因未明,也没有特别的预防方法。以下方法或许会对降低发生脉管炎的风险有所帮助:
本病主要依靠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脉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其他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疾病早、中期。合并感染时可使用抗感染药物。常用药物如下:
血管扩张药物
适用于:脉管炎有明显血管痉挛者。
常用药:血管 α 受体阻滞剂妥拉唑林,钙离子阻滞剂尼卡地平、佩尔地平,其他药物有地巴唑、盐酸罂粟碱及烟酸等。
抗凝药物
目的: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常用药:低分子肝素。
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防治继发血栓形成。
常用药: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等。
溶栓药物
目的:溶解血栓。
常用药:尿激酶、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
改善微循环药物
适用于:间歇性跛行者,有静息痛者效果不理想。
常用药:西洛他唑、沙格雷酯、阿加曲班等,有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前列腺素
目的: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张局部微血管,缓解静息痛,促进溃疡愈合。
常用药:有前列地尔、前列环素等。前列腺素 E 可以与西洛他唑发挥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镇痛药
可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曲马多、氨酚羟考酮等口服药,还可以局部应用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镇痛。
糖皮质激素
病情迅速发展且没有合并感染时,可能会使用糖皮质激素。
脉管炎属于炎性疾病,一般不首选手术治疗,除非病情严重、保肢困难等情况下可以斟酌选用。手术方法如下:
目前比较前沿的治疗方法还包括干细胞移植、局部射频消融术等。
在严格戒烟、辅助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绝大多数轻中度患者预后良好。重度患者预后较差,可能需要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