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脑梗塞发病 6 个月到 1 年以后还遗留言语不利、偏瘫、口角歪斜、吞咽障碍、肢体麻木、肢体活动障碍等各种后遗症,则称为脑梗塞后遗症。
一般认为脑梗塞发病 6 个月到 1 年以后还遗留言语不利、偏瘫、口角歪斜、吞咽障碍、肢体麻木、肢体活动障碍等各种后遗症,则称为脑梗塞后遗症。
脑梗塞的基本病因为: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脑梗塞,需加以注意:
根据责任血管和梗死病灶部位不同,发病时的症状以及遗留的后遗症表现也不同。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癫痫等。
是针对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梗塞的患者,通过寻找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原因,针对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达到降低脑梗塞复发危险性的目的。
危险因素控制
脑梗塞后遗症期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预防脑梗塞复发,同时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
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双嘧达莫复方制剂、噻氯匹定。应用较多的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对患者需加强护理,瘫痪或昏迷患者需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
还应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注意卒中后焦虑与抑郁症状,必要时请心理专科医生协助诊治。对有卒中后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应该行相应干预治疗。
影响脑梗塞预后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是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其他还包括发病的年龄和脑梗塞的病因等。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致残率约为 50%。腔隙性脑梗塞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低,但可反复发作。脑梗塞后遗症期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医院和家庭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