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体液调节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基础上调节激素分泌,进而调节人体的各种活动,保持人体健康。
内分泌失调字面意义上可理解为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指各种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激素作用异常,进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病高峰年龄集中在中青年,且有年轻化趋势。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体液调节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基础上调节激素分泌,进而调节人体的各种活动,保持人体健康。
内分泌失调字面意义上可理解为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是指各种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激素作用异常,进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患病高峰年龄集中在中青年,且有年轻化趋势。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内分泌失调是因内分泌系统疾病引起的。相关的内分泌疾病主要包括激素产生过多、激素产生过少和激素在靶组织抵抗这三大类。
内分泌失调有多种类型,女性和男性症状不完全相同。
女性
男性
部分内分泌疾病由遗传因素所引起,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当患有相关疾病的患者有生育需求时,应前往相关遗传机构进行遗传咨询,与此同时做好孕检。
对于绝大部分的内分泌相关疾病,正常人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具体包括:不要吸烟;坚持运动,不要久坐,避免超重和肥胖,每周运动 3 ~ 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相结合,强度适中不过量;当精神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学会自我调节。
本病主要依靠医生查体、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一些特殊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医生查体
医生查体主要是检查内分泌失调后引起的身体外在变化,如血压、身高、体重、毛发、皮肤、突眼、甲状腺肿大和结节、男性乳房发育、水肿、骨软化、骨质疏松等。
实验室检查
激素六项检查:即睾酮、雌二醇、孕酮、促黄体生成素、催乳素和促卵泡生成激素,血液激素浓度是内分泌腺功能的直接证据,通过分析激素的水平可提示患者是否存在某一激素分泌失衡。
激素动态观察:通过测定机体中某一激素的节律,来反应机体中腺体功能是否正常。
影像学检查
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发现分泌腺部位是否发生病变。
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提示甲状腺和肾上腺是否异常,定位肿瘤的存在。
特殊检查
自身抗体检测:如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来明确甲状腺毒症的病因。
染色体检查、基因诊断:当怀疑存在遗传性内分泌疾病时,可能需要做染色体检查,必要时需做基因诊断。
问:内分泌失调一定会出现激素变化吗?
答:大多数内分泌失调患者会出现激素分泌的变化,可能是激素分泌量的变化(上升或下降),也可能是分泌周期的异常,还可能是机体对分泌激素的敏感性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激素的分泌量在正常范围内,但是机体仍然出现了一些异常表现。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胰岛素的分泌是在正常范围,但机体仍然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这主要源于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分泌正常剂量的胰岛素已经不能够将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对于内分泌功能减退,最常见的办法是用外源激素的替代治疗或补充治疗,原则是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不多不少,通常需要长期用药,多为终身用药。
对于导致内分泌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增生组织,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问:说是可以调节内分泌的药物真的有效吗?
通常打着调节内分泌这种旗号的药物以及疗法都不可信。
因为内分泌失调是一种宽泛的俗称,并不指某种特定的疾病,企图用某种药物治疗所有的内分泌失调,肯定是不现实的。
当出现相关症状时,应该前往医院查明病因,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自己胡乱、盲目用药。这些不正规的药物除了耽误病情以外,可能还会出现肝损伤等严重后果。
内分泌系统疾病通过针对性治疗手段一般是可以治愈的,较为轻微的内分泌系统疾病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治愈,严重的疾病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或手术来治疗,且术后到康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在治疗后也存在复发的风险,因此,正常的生理规律对维持机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