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的稳定、持久、显著偏离常态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出情感和行为异常,其思想和智力无缺陷。
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的稳定、持久、显著偏离常态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出情感和行为异常,其思想和智力无缺陷。
遗传因素及大脑发育异常: 有学者认为,难以适应环境的人格障碍,是由于患者大脑皮质唤醒不足所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存在大脑前额叶、小脑等多个脑结构异常。
童年经历:
错误认知: 错误的或不良的认知,是人格障碍的内在原因。这些错误想法通常来自不幸的早期创伤经历,又进一步导致人格障碍症状的发展。
社会性模仿、学习:
其他病因:人格障碍也可由一些脑部疾病导致,如脑炎、脑外伤、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
人格障碍的异常表现主要体现在情感和行为,其思想和智力无异常。人格障碍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是边缘型、依赖型、反社会型、分裂型、强迫型,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其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
边缘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生理上的疾病,但患者由于难以适应社会环境,有可能与他人发生冲突,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不易矫正,短时间内无特殊治疗方法,因此,从致病原因着手,采取一定措施预防至关重要。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精神心理评估量表测定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本病以心理治疗为主,帮助患者矫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
深入接触患者,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患者认识个性缺陷,鼓励患者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常见的心理疗法有:
人格障碍患者对家庭和社会有严重的危害,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还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
人格障碍患者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预后较差,人格障碍往往会伴随终生,患者常需要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