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人格障碍 >

人格障碍介绍,什么是人格障碍

介绍

人格障碍是指从童年或青春期开始,逐渐形成的稳定、持久、显著偏离常态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出情感和行为异常,其思想和智力无缺陷。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本来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为什么他(或她)就是要把它弄砸?

喻东山 马鞍山市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遗传因素及大脑发育异常: 有学者认为,难以适应环境的人格障碍,是由于患者大脑皮质唤醒不足所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存在大脑前额叶、小脑等多个脑结构异常。

童年经历

  • 童年期虐待(特别是性虐待)经历是人格障碍的一个重要病因。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期遭受虐待和忽视的经历非常普遍。
  • 父母的不良教养行为,如母亲缺少关爱、过度保护、纵容放任、严厉惩罚、过度干涉、拒绝否认等,与人格障碍关系密切。
  • 混乱的、不安全的早期亲子依恋模式,会让受虐儿童焦虑,最终表现出极端的情绪症状或行为问题。

错误认知: 错误的或不良的认知,是人格障碍的内在原因。这些错误想法通常来自不幸的早期创伤经历,又进一步导致人格障碍症状的发展。

社会性模仿、学习

  •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格障碍患者是在童年成长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到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模式,通过强化而巩固了下来。
  • 人格障碍患者多来自“病态”家庭。由于父母不懂得关心孩子的心理感受,所以这些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学会正常的处理情绪问题的技巧,长大就可能出现极端冷漠、退缩或情绪失控等人格异常行为。

其他病因:人格障碍也可由一些脑部疾病导致,如脑炎、脑外伤、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等。

危险因素

  • 家族成员中有人格障碍患者。
  • 童年受过虐待。
  • 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双相情感障碍II型(BPII)和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区别

包祖晓 台州医院 医学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人格障碍的异常表现主要体现在情感和行为,其思想和智力无异常。人格障碍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是边缘型、依赖型、反社会型、分裂型、强迫型,不同类型的人格障碍,其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

典型症状

边缘型人格障碍

  • 以情绪不稳定、易怒、频繁的自杀企图、反复的蓄意自伤为主要特征,且常与其他心理或精神疾病共存。
  • 患者常有极端思维,以极端负面的语句来评价自己、他人和环境,并且这种固执的信念很难改变。这种信念会使患者产生暴怒情绪、冲动行为或突然焦虑、抑郁。
  • 患者的世界观中有三个核心信念:世界是危险而邪恶的、自己是无力而脆弱的、自己生来就是不受欢迎的。

依赖型人格障碍

  • 多见于女性。
  • 患者表现为缺乏自信,不能独立活动,感到自己孤独无助和笨拙,情愿把自己置于从属的地位,一切悉听他人决定。
  • 依赖行为很难消除,形成习惯后,患者会发现自己难以下决定,不知不觉又开始依赖他人。

反社会人格障碍

  • 容易动怒、有攻击性、危害别人时无内疚感。
  • 行为通常没有计划性。
  • 常发生于童年期,并持续发展,影响个人生活的所有方面。

分裂型人格障碍

  • 患者常常有奇特的思维或行为,但无明显的幻觉和妄想。
  • 缺乏人际交往能力。

强迫型人格障碍

  • 过于追求细节和完美,喜欢对精神和人际关系进行控制。
  • 被迫陷入某种想法或行为,而产生强烈的焦虑。

并发症

人格障碍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生理上的疾病,但患者由于难以适应社会环境,有可能与他人发生冲突,给自己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

刘梅珠 北医六院 临床心理科 心理治疗师

如何预防

人格障碍一旦形成不易矫正,短时间内无特殊治疗方法,因此,从致病原因着手,采取一定措施预防至关重要。

  • 亲生父母有人格障碍的,尽量让孩子与父母分开住。
  • 避免对孩子有言语和情绪上的“虐待”。
  • 对于孩子,父母应采取恰当的管教方式,比如:适当关爱、不要过度保护、不要纵容放任、禁严厉惩罚、不要过度干涉、适当鼓励等。
  • 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不要事事都帮孩子处理,以防其产生过度依赖。
  • 强化青少年的道德、法制和情感教育。注重道德情感教育、关怀教育,尤其要进行责任感和义务感的教育。
  • 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多交流,培养孩子优良的心理素质。
  • 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社交模式。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精神心理评估量表测定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神经系统相关检查:让患者做一些动作,或者使用一些医疗专用小工具,对患者进行体检,观察肢体等有没有异常的表现,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脑部疾病。
  • 精神心理评估量表测定:使用一定的检查程序,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患者的特定心理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
  • 脑部 CT 检查、核磁共振检查(MRI)、脑电图:可了解有无脑部病变。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人格障碍怎样评估与诊断?

师建国 医生集团-广东 线上诊疗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本病以心理治疗为主,帮助患者矫正不良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以改善症状。

药物治疗

  •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针对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
  • 抗抑郁药物:主要针对患者的情感不稳定和焦虑症状。比如苯二氮卓类药物。
  • 心境稳定剂和抗惊厥药物:针对患者的冲动和攻击行为。比如碳酸锂、丙戊酸盐等。

心理治疗

深入接触患者,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患者认识个性缺陷,鼓励患者改善自己的行为模式。常见的心理疗法有:

  • 分析性治疗:通过帮助患者了解、分析、认知自己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的根源,达到领悟并改善症状。
  • 认知治疗: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
  • 行为治疗:直接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
  • 家庭治疗:以整个家庭为对象,消除家庭成员间的异常关系,恢复健康的家庭功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贾竑晓教授主译的《不真实的我:人格解体障碍自我疗愈指南》正式出版

贾竑晓 北京安定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人格障碍患者对家庭和社会有严重的危害,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还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

  • 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
  • 对于不合理行为,家人可适当提醒,不可以用训斥、厌恶的态度对待。
  • 要宽容、有耐心,避免体罚或虐待。
  • 建立良好的关系,避免激怒患者,防止其依赖和纠缠,帮助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认识个性缺陷,用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他人,让其逐渐学会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
  • 通过观看短片、图片、电视等方法,向患者宣传法律知识,让其了解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鼓励其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
  • 引导、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对人际交往中不符合规律的事情进行反思,让患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合理。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果真不幸,遇到一个偏执型人格者,怎么办?

包祖晓 台州医院 医学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预后

人格障碍患者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预后较差,人格障碍往往会伴随终生,患者常需要教育管理。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双相情感障碍II型(BPII)和边缘型人格障碍(BPD)的区别

包祖晓 台州医院 医学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推荐医生 100位 推荐医院 7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