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萎缩性肌强直 >

萎缩性肌强直介绍,什么是萎缩性肌强直

介绍

萎缩性肌强直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以进行性肌无力、肌萎缩和肌强直(主动或被动肌肉收缩后无法及时放松)为主要特点。

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无力、肌肉萎缩或僵硬、心脏传导异常、白内障、不孕不育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什么是萎缩性肌强直

焦彦岭 锦州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发病原因

基本病因

遗传因素: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与家族遗传或基因位点突变影响基因表达有关。其中,成年型萎缩性肌强直发病年龄为 20 ~ 25 岁,症状相对较轻,及时治疗后,恢复情况较好。

危险因素

  • 近亲结婚:可能造成后代患病概率更高。
  • 男性多于女性,多在 20 岁以后隐匿起病。
症状表现

常见症状

  • 肌无力和肌萎缩:常先累及手部和前臂肌肉。当累及头面部肌肉时,以颞肌和咬肌萎缩最明显,使患者面容瘦长,颧骨隆起,呈“斧头脸”,颈消瘦而稍前驱,呈“鹅颈”。颈部肌肉无力时,表现为平卧抬头困难。部分患者因舌和咽喉肌肉的无力和强直会出现讲话及吞咽困难。随病情进展,会造成手部及前臂肌肉、小腿肌肉无力和萎缩。
  • 肌强直:表现为肌肉收缩后不能正常的松开,遇冷加重。主要影响手部动作、行走和进食,如用力握拳后不能立即将手伸直,需要重复数次才能放松,或用力闭眼后不能睁开,或开始咀嚼时不能张口。
  • 肌肉肥大:常见于萎缩性肌强直 2 型患者。
  • 肌肉疼痛
  • 足下垂:行走时足尖抬起费力,容易跌倒。
  • 内分泌症状:男性患者睾丸小,生育能力低;女性患者月经不规律,卵巢功能低下,过早停经甚至不孕。
  • 心脏不适: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憋气等。
  • 胃肠道不适:可出现腹胀、便秘等不适。
  • 大便失禁:若肛门括约肌无力,可能出现大便失禁。
  • 智力低下:患者智力受到影响,与正常同龄人相比,较低下。常见于萎缩性肌强直 1 型患者。
  • 听力障碍: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甚至失聪。
  • 多汗: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出汗较多。

并发症

本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不孕不育、白内障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萎缩性肌强直的症状有哪些

韩正冉 亳州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 避免近亲结婚,减少发生遗传病的风险。
  • 有萎缩性肌强直家族史者,生育前可进行遗传咨询,妊娠后可以通过基因检查进行产前诊断。
  • 男性人群及 20 岁以上的人群,应该多观察自身情况,避免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肌电图检查、基因检测、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血清酶学检测:目的是判断患者有无肌肉损伤,常根据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 、乳酸脱氢酶的数值来判断。
  • 血清免疫球蛋白:目的是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无缺陷,是否存在免疫相关疾病。
  • 肌电图: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肌强直,或同时伴有神经源性损伤。
  • 基因检测:目的是寻找本病最常见致病基因。如发现异常,则可以确诊。
  • 心电图: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
  • 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部 CT、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目的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病变。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

庄立 北京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目前,萎缩性肌强直还无法治愈,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延缓病情进展,避免出现并发症。

药物治疗

钠离子通道抑制剂

  • 目的:缓解患者肌强直症状。
  • 常用药物:硫酸奎宁、普鲁卡因胺、苯妥英钠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萎缩性肌强直)

庄立 北京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观察病情:本病症状缓解后可能再次复发,若又出现肌无力、肌萎缩、肌强直等表现,提示疾病可能复发或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 复查:为了观察疗效和药物反应,可能会更改药物或剂量,此时需要到医院复查。具体复查和检查项目遵循医嘱。
  • 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因此经过及时治疗后,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但训练强度需要循序渐进,不要过度劳累。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生冷和油腻食物。
预后
  •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出现心源性猝死,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经过正规的治疗后,疾病虽然无法治愈,但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症状,恢复正常生活。
推荐医生 262位 推荐医院 14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