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是新生儿时期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闭锁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以回肠最多。
先天性肠闭锁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是新生儿时期肠梗阻常见原因之一。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闭锁可发生于肠管的任何部位,以回肠最多。
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胚胎发育期肠空化不全、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发育异常等有关。
本病的主要症状有呕吐、腹胀、排便异常。
呕吐: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多见于患儿第 1 次喂奶后或出生后第 1 天。
十二指肠和高位肠闭锁呕吐出现较早,次数频繁,呕吐物为奶块,多含胆汁,喂奶后患儿呕吐加重。
回肠、结肠等低位闭锁则可于生后 2~3 天出现呕吐,呈进行性加重,吐出量较多,呕吐物可呈粪便样并带臭味。
腹胀:高位闭锁者上腹膨隆,可见胃型,剧烈呕吐后膨隆消失,低位闭锁则表现为全腹膨胀,肠鸣音亢进,或可见肠型。
排便异常:病儿生后不排胎粪或仅排出少量灰绿色黏液样物。
本病属于先天发育异常,缺乏有效预防措施。但产前超声检查可以检出肠闭锁,有助于出生后立即接受治疗。
本病在孕期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出生后,则可根据 X 线检查、钡剂灌肠检查进行诊断。
手术是肠闭锁唯一的治愈手段。患儿确诊后,应在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后,立即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取决于闭锁的部位,原则上要把闭锁部位上游和下游的肠管吻合以恢复肠管连续性。
闭锁位置越高,预后越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否则多在一周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