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小儿多动症 >

小儿多动症介绍,什么是小儿多动症

介绍

小儿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与年龄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行为多动和情绪冲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发育障碍。

小儿多动症多于学龄前起病,为慢性病程,有 70% 的患儿症状持续到青春期,30%-50% 持续到成年期。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送给多动症家长的话

段娟 广安门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

  • 遗传因素:父母曾患小儿多动症或其他精神疾病,子女患小儿多动症的风险会增加。
  • 生物学因素: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神经递质系统紊乱,细菌和病毒感染,铅中毒,镇静药物等。
  • 身体疾病:头颅受伤,甲状腺异常,癫痫。
  • 妊娠期因素:怀孕早期感染,中毒,服药,吸烟喝酒,吸毒。
  • 社会心理因素:患儿父母的人格特征,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不良嗜好,经济状况和养育方式。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多动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剧吗?

刘梅珠 北医六院 临床心理科 心理治疗师

症状表现

小儿多动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症状多种多样,并常因年龄、所处环境,以及周围人对待他/她的态度不同,而有所不同。核心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伴有多动、冲动等。

典型症状

  • 注意障碍: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患儿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因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他们在玩积木或其他游戏时,往往也不专心。他们在上课时,专心听课的时间短暂,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听不清,以致做作业时常出现遗漏、倒置和解释错误的情况。
  • 活动过度:很难静坐,哪怕是很短的时间。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坐立不安、烦躁或者四处奔跑,青少年和成人经常会感到无法入睡并且心神不宁。活动过度都开始于幼儿早期,进入小学后,因患儿受到各种限制,活动过度的表现得更为显著。
  • 情绪不稳,冲动任性:由于缺乏克制力,患儿常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以致在冲动之下伤人或破坏东西,要什么就要立刻满足。他们的情绪不稳,会无故叫喊或哄闹,无耐心,做事急急匆匆,容易被激怒,经常无故和朋友发生矛盾。
  • 学习困难: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然而由于以上症状,仍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部分患儿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往往分不清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不能够分析图形的组合。
  • 神经和精神的发育异常:患儿的精细动作、协调运动、空间位置觉等发育较差,如翻手、对指运动、系鞋带等不灵活,少数患儿伴有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表现。

其他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 患儿常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如品行障碍、焦虑障碍、抽动障碍、心境障碍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adhd孩子焦虑抑郁,因为adhd会兴奋,如何区分是adhd兴奋还是转狂躁?

张勇 天津市安定医院 心境障碍科 主任医师

如何预防

小儿多动症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所以目前暂无有针对性的、绝对有效的预防手段。但注意规避可能引发小儿多动症的病因,或许可降低小儿多动症的发病风险。具体做法包括:

  • 孕妈妈在怀孕期间要注意避免感染、中毒、不正确的服药,要避免吸烟、喝酒、吸毒。
  • 避免孩子铅中毒。
  • 不要给孩子滥用药物。
  • 注意孩子的看护,避免头颅受伤。
  • 注意孩子的成长情况,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 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父母戒除吸烟、饮酒、吸毒、家庭暴力等不良嗜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如何预防孩子患上多动症?

戴俊平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询问病史、心理测试和协调性测试等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询问病史:医生会根据家属提供的病史进行询问,会问出患者是否存在注意力集中困难、多动的症状。
  • 心理测验: 如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量表、儿童注意力缺陷量表、Conners 儿童行为量表、套瓦注意力测试等,可判断是否存在多动及注意力缺陷等症状。
  • 协调性检查:医生会嘱患儿有规律地翻动手腕及指对指轮换交替检查,来判断协调能力。
  • 其他检查:包括神经体征、视觉、听觉、血常规、血铅浓度、营养情况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关于多动症检查,你知道多少?

陈青 医生集团-北京 儿科 副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目前认为,小儿多动症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治疗应遵循慢性疾病的医护模式和家庭治疗原则,以减低总体危害,提高学习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药物能够短期缓解症状,但对于疾病导致患者及其家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影响,更多依靠非药物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能够改善注意缺陷、减轻活动过多的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

  • 中枢兴奋剂:可增强大脑的控制能力,从而克制无目的多动,提高注意力和学习能力。常用控释剂有哌甲酯。
  • 非中枢兴奋剂:常用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有托莫西汀。

非药物治疗

  • 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及认知行为治疗。学习适当的社交技能,用新的有效行为代替不适当的行为模式。
  • 父母培训:患儿的父母容易有明显的应激行为,且为人父母的能力较差,因此,家长也需要学习一些管理孩子和家庭的技能,如了解如何与孩子以较和谐的方式相处,学习如何选择较合理的期望水平。
  • 学校教育:针对患儿的特点进行教育,避免歧视,运用鼓励的方式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 特殊教育项目:特殊教育不会给孩子贴上落后或学习迟滞的标签,但其教育环境和方法适用于多动症儿童,可促使这类儿童在学业中发掘自己的潜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 社交技能培训:这些技巧帮助儿童学习如何减少攻击性行为,改善冲动。儿童将学习控制愤怒,以社会认可度更高的方式行事。

其他治疗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利用大脑思考所发出的电波,分析大脑的注意力程度。当大脑高效使用时奖励孩子,低效用脑时及时提醒和纠正。这能帮助孩子学习和巩固正确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 游戏治疗:受过训练的游戏治疗师,利用游戏来帮助患儿解决心理社会困难等问题,实现患儿的最佳成长和发展。
  • 经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无痛、无创的绿色治疗方法。磁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透过颅骨而刺激到大脑神经。新型的具有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经颅磁刺激,在多动症患儿的康复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常见疑问

问:小儿多动症是否可以不治疗,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答:确实,一些患儿的症状可以随着发育而逐渐缓解,但是我们很难判断患儿以后是否会自行缓解,不能干等着病情自然好转而忽略了目前的治疗,否则患儿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症状、更严重的病情。

实际上,有 30%~70% 的患儿在长大以后症状仍会持续 ,只是逐渐成年后会表现为不同的症状。

问:长期服用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药物会不会成瘾?

答:从理论上讲,用于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兴奋剂是具有成瘾性的,但是在治疗小儿多动症的时候,发生药物成瘾的几率还是很低的,但不排除一些个案,将药物由口服变为注射或烫吸,或服用的剂量远远超过治疗量,导致成瘾。

所以作为家长,应该监督孩子的服药,保管好药物并做好记录,并密切观察孩子的行为。

问:长期服用治疗小儿多动症的药物会不会影响孩子的生长?

答:一些家长从网上看到一些报道,服用兴奋剂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后来经过哈佛大学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现象是生长延迟,主要与该病有关,而不是和药物有关,也就是说,不管患儿服用与否,都是存在这种现象。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兴奋药物-安非他明

孙玉涛 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 患儿家属应多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疾病,同时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以便更好地照顾患儿。
  • 应帮助患儿逐步树立自信心,合理安排学习和课余生活,建立规则,多耐心陪伴患儿。
  • 密切观察患儿的状态,若有加重趋势,及时去医院就诊。
  • 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控预后和不良反应;家、医、教结合,彼此加强沟通,以便及时处理问题。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心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王东记 医生集团-北京 儿科 主任医师

预后

随着多种治疗方法的应用,小儿多动症的预后较为乐观,但如果不积极治疗,病患儿童发展到成人时,有难以控制的冲动行为障碍,常常伴有青春期犯罪行为、物质滥用等。

总的来讲,小儿多动症随着成熟而变化,预后方面和儿童期是否伴随品行障碍、是否存在智力缺陷有很大关系,还与家庭关系、社会因素、经济状况相关。

如长期心理治疗,到成人时一般预后较好,预后不好者占 1/5 以下,同时一般有共病者提示预后不好。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多动症孩子成年了会怎么样?

韩晶晶 上海市东方医院 临床心理科 主治医师

推荐医生 932位 推荐医院 47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