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病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主要损害结肠和直肠,后者可损害从口腔到肛门之间的任意胃肠道部位,以小肠末端和结肠多见。炎性肠病好发于青少年,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症状。
炎性肠病是一种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前者主要损害结肠和直肠,后者可损害从口腔到肛门之间的任意胃肠道部位,以小肠末端和结肠多见。炎性肠病好发于青少年,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血便、体重减轻等症状。
炎症性肠病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与环境、遗传及肠道微生态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肠道异常免疫失衡有关,其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与病程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患者起病缓慢,症状多反复发作。
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典型症状是: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本病病因未明,也没有特别的预防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本病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检查综合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病,可以治疗,但不可治愈。其治疗原则取决于病变范围和病变程度,主要包括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治疗目标是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以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加强对患者的长期管理,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
手术治疗无法根治疾病,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及并发症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
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回肠袋-肛门吻合术,指在小肠末端造一个口袋,然后将这个口袋连接在肛门上,进行这种手术的患者可以正常排便。
患者也可选择回肠造瘘术,指在腹部开一个口,然后将小肠末端直接提到腹部开口处,将粪便通过腹部开口收集到袋子中,进行这种手术的患者需要随身携带废物收集袋,用于粪便的收集。
克罗恩病
常用的手术方式为切除病变的肠道,再将两边的正常肠道连接在一起。手术方式并不能根治疾病,而且术后复发率高,需结合药物治疗进行预防。
营养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供给患者充足的营养,纠正营养不良,同时将炎症造成的肠刺激降低到最小。
急性发病期:从完全肠外营养,到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合用,再给予肠内营养及膳食调配。随病情缓解膳食调配方法是从清流质—流质—厚流质—无渣半流—软食—普食。
禁食烈性酒等刺激性食品,忌食硬果类、种子类、豆类及高纤维的蔬菜、水果,乳类及其制品根据患者喜好和耐受程度食用。
合理的烹调方式:烹调以煮、烩、蒸、汆为主,禁食油炸或浓调味品。
三大产能营养素的摄入
能量消耗增加,而在缓解期患者能量和正常人相比能量需求并不增加。
蛋白质需求是增加的,可选择易消化的富含蛋白质食品,如豆腐、瘦肉、鸡肉、鱼肉、鸡蛋等。
要控制脂肪的量,采用低脂或无脂饮食。膳食脂肪可采用中链脂肪。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少选用含单、双糖的食物。
富含维生素 A、B、C 的食物,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和促进溃疡的愈合。
水:缓解期患者水的需要量与健康人基本一致,应保证每日饮水约 1200ml。患者不摄入含咖啡因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等);患者应禁酒。
膳食纤维:控制膳食纤维摄入,缓解期适当摄入膳食纤维。
克罗恩食谱举例
早餐:大米粥、嫩蛋羹
加餐:冲藕粉、饼干
午餐:西红柿鸡蛋花薄面片、蒸土豆泥
加餐:果冻、饼干
晚餐:瘦肉末粥、胡萝卜泥
加餐:杏仁茶
早餐:肉松大米粥、嫩鸡蛋羹、小面包、果酱
午餐:烩鱼丸、烩冬瓜西红柿、发糕、龙须面
加餐:低脂酸奶、苏打饼干
晚餐:烩南豆腐、熘茄丝、小笼包、大米粥
加餐:藕粉、小蛋糕
炎症性肠病的预后包括缓解、复发、住院治疗、手术、死亡率和恶性肿瘤等。炎症性肠病以慢性、反复发作以及在严重情况下可致残,病情发作往往需要住院治疗,缓解期也需要门诊维持治疗为特征。
预后分为短期预后和长期预后:
同时炎症性肠病患者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越来越高,最常见的是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