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好大夫在线 > 词条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介绍,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介绍

髓鞘是包绕于神经轴突外,起营养、支撑、保护及辅助神经传导作用的结构,在脑、脊髓及周围神经中广泛存在。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指各种因素导致的,存在于脑、脊髓的髓鞘结构被破坏,形成脱髓鞘病理改变,进而引起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与体征的一系列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主要包括:

  • 多发性硬化(MS):最常见的脱髓鞘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大脑、脊髓和视神经。女性更容易患此病。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在儿童中最常见,是一种急性起病伴大脑和脊髓广泛炎症的脱髓鞘疾病。有时也会累及视神经(可使眼睛受大脑控制)。
  • 横贯性脊髓炎:是可引起全身症状的脊髓疾病。症状表现主要取决于缺失髓鞘的脊髓节段。主要发病于儿童和成人,女性比男性更多见。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脱髓鞘病变。好发于中青年女性。
  • 嗜人 T 淋巴细胞 I 型病毒相关性脊髓病:一种由嗜人 T 淋巴细胞 I 型病毒(HTLV-I)引起的疾病。好发于居住在赤道附近的人。
  • 巴洛病(同心圆性硬化):一些医生认为巴洛病是一种罕见的多发性硬化。好发于亚洲人和菲律宾人,成人发病率高于儿童。
  • 谢耳德病:一种罕见的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脑和脊髓中的髓鞘逐渐消失。多见于 7 至 12 岁的男孩。

本组疾病多数以青壮年发病居多,女性较多见。但 MOGAD、ADEM 在儿童发病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明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渗透性脱髓鞘(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CPM和/或 桥外髓鞘溶解症EPM)

赵桂宪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发病原因

在多数情况下,医生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疾病,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

  • 多发性硬化(MS):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影响。

  •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机体感染病毒或细菌时,免疫应答介导了针对自身的免疫反应,导致患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还有可能是疫苗接种后出现的反应,但这种情况比较罕见。

    有时病因不明。

  • 横贯性脊髓炎:病因未明,通常继发于感染。

  •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病因未明,可能与水通道蛋白 4 抗体(AQP4-IgG)相关。

  • 嗜人 T 淋巴细胞 I 型病毒相关性脊髓病
    病原体:感染了嗜人 T 淋巴细胞 I 型病毒(HTLV-I)。

    传播途径:接触患此病患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

  • 巴洛病(同心圆性硬化):病因不明。

  • 谢耳德病:病因未明,通常继发于感染。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什么是脑部脱髓鞘病灶

魏瑞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症状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与受损部位、病情轻重有关,常出现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共济失调、尿便障碍和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等,还可有发作性症状、精神症状等。

典型症状

多发性硬化(MS)

  • 肢体无力
    最多见,大约 50% 的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无力。

    运动障碍可为偏瘫、截瘫或四肢瘫,其中以不对称瘫痪最常见。

  • 感觉异常: 刺痛、灼痛或其他异常的感觉,如肢体、躯干或面部针刺麻木感,异常的肢体发冷、蚁走感、瘙痒感以及尖锐、烧灼样疼痛及定位不明确的感觉异常。

  • 视力障碍:多为急性起病的单眼视力下降,有时双眼同时受累。

  • 共济失调:30% ~ 40% 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共济运动障碍,但 Charcot 三主征(眼震、意向震颤和吟诗样语言)仅见于部分晚期多发性硬化患者。

  • 发作性症状:指持续时间短暂、可被特殊因素诱发的感觉或运动异常,是多发性硬化特征性的症状之一,包括强直痉挛、疲劳和疼痛不适等。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 脑炎型:急性发病,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意识模糊、意识丧失、精神异常、偏瘫、失语、偏盲等,常伴局灶性或全面性痫性发作,严重时迅速出现昏迷、去脑强直发作。
  • 脊髓炎型:出现部分或完全性截瘫或四肢瘫,传导束型感觉异常等。
  • 脑脊髓炎型:兼有脑炎和脊髓炎的临床特点。

横贯性脊髓炎

可引起全身症状的脊髓疾病。症状表现主要取决于缺失髓鞘的脊髓节段。常见的症状包括:

  • 双下肢活动困难
  • 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
  • 下腰痛
  • 肌肉无力
  • 触觉敏感
  • 脚趾刺痛或麻木
  • 疲劳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 一般会出现反复的视力下降,视力下降可以左右眼交替出现,也可以同时出现。
  • 还会反复出现脊髓损害,轻的可以仅仅只是手脚和躯体麻木、瘙痒或是走路、拿东西没有力气,严重的会出现瘫痪、手脚或躯干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

嗜人 T 淋巴细胞 I 型病毒相关性脊髓病

  • 下肢无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
  • 麻木或刺痛感
  • 肌肉僵硬
  • 肌痉挛
  • 膀胱功能障碍
  • 便秘
  • 复视
  • 耳聋
  • 协调障碍
  • 震颤

巴洛病(同心圆性硬化)

症状可能很快出现,并在短时间内恶化。反之,则可能会很快缓解。症状包括:

  • 高热
  • 头痛
  • 难以交谈或理解障碍
  • 健忘/失忆
  • 肌痉挛
  • 癫痫发作
  • 瘫痪

谢耳德病

头痛和发热是首发症状。病情进展很难预测。常见的体征包括:

  • 头痛
  • 发热
  • 身体一侧无力
  • 动作迟缓
  • 癫痫发作
  • 言语障碍
  • 视力和听力障碍
  • 记忆障碍
  • 人格改变
  • 体重下降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带你了解颅内脱髓鞘---脑神经短路了吗?

谢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如何预防

本病病因未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方式。高危人群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检查

本病主要依靠病史、症状、体征,结合磁共振成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相关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 磁共振成像(MRI):MRI 分辨率高,可识别无临床症状的病灶,有助于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监测病情、评价残疾、认知障碍和判断预后。

  • 脑脊液(CSF):通过腰穿留取脑脊液,行脱髓鞘病变免疫相关检查,帮助诊断及鉴别诊断,判断病情及预后。

  • 电生理检查
    在发现亚临床病灶方面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可协助早期诊断,同时还可观察病情变化,判断预后。

    包括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等。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可用于测量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视盘上汇聚的无髓纤维轴索,对于视神经在眶内的改变进行量化,为病情、诊断、鉴别及预后提供评估工具。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MOG抗体和AQP4抗体相关脱髓鞘疾病的临床鉴别诊断

陈伟民 上海德济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治疗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缓解期治疗、对症及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

  • 急性期治疗:以减轻急性期症状、缩短病程、改善残疾程度、防治并发症为主要目标。
    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是急性期治疗的一线药物,能促进急性发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残疾,之后可口服糖皮质激素。

    注意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依赖,减量或停药可导致病情加重或复发,对这类患者医生会根据其病情,酌情减慢药物减量的速度。

    血浆置换:二线治疗,对急性重症或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者可于起病 2 ~ 3 周内应用 5 ~ 7 天的血浆置换。

    免疫球蛋白:静脉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适用于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妊娠/哺乳期妇女不能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

  • 缓解期治疗:以控制疾病进展、预防复发为主要目标。
    多发性硬化(MS)
    无法治愈。采用疾病修正治疗(DMT),目前国内上市的药物有口服特立氟胺、芬戈莫德、西尼莫德、奥法妥木单抗等。

    在开始 DMT 治疗前,应谨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共病情况、用药获益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多呈急性单相病程,抗 MOG 抗体阳性患者可考虑应用 DMT 治疗。

    横贯性脊髓炎:目前无法治愈,只能缓解症状。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目前无法治愈。在急性期治疗后,需要继续使用免疫抑制剂以稳定病情、减少疾病复发,一般需长期用药。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 satralizumab、吗替麦考酚酯、利妥昔单抗等。

    嗜人 T 淋巴细胞 I 型病毒相关性脊髓病:目前无法治愈,但类固醇药物可缓解症状。

    巴洛病(同心圆性硬化):目前无法治愈,也没有用于治疗的药物。可以服用一些药物缓解自身症状。

    谢耳德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有些医生会建议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来更好地控制症状。

  • 对症治疗
    疲劳乏力:可用莫达非尼、金刚烷胺等药物治疗。

    尿便障碍:尿失禁可选用丙咪嗪、奥西布宁、哌唑嗪、盐酸坦索罗辛等药物,尿潴留可导尿,便秘可用缓泻药,重症者可灌肠治疗。

    痛性痉挛:可用卡马西平、替扎尼定、加巴喷丁、巴氯芬等药物治疗。

    慢性疼痛、感觉异常:可用阿米替林、普瑞巴林、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药物治疗。

    顽固性呃逆:可用巴氯芬治疗。

    抑郁焦虑:抗抑郁焦虑药物及心理治疗。

    震颤:可用苯海索、阿罗洛尔等药物治疗。

    认知障碍: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

    性功能障碍,应用改善性功能药物,如西地那非治疗。

    下肢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可用巴氯芬口服,也可用肉毒毒素 A 治疗。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致命性药疹——卡马西平诱发的SJS/TEN

赵桂宪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注意事项

经过规范的治疗和正确的家庭护理,可减少复发,延缓病程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 在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时,避免过度活动,以免加重骨质疏松及股骨头负重。
  • 当激素减量到小剂量口服时,可鼓励活动,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 应注意避免劳累、感染、预防接种,避免过热的热水澡、强烈阳光下高温暴晒。
  • 保持心情愉悦、不饮酒、不吸烟、作息规律、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补充维生素 D 等。
  • 在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疾病修正治疗时,需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记不能私自加量、减量、换药,更不能擅自停药,以免病情加重。
  • 伴有言语、吞咽、肢体等功能障碍者,应早期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功能康复训练。
预后

多发性硬化(MS)

临床类型不同,病程差异较大,预后迥异。大多预后较好,可存活 20 ~ 30 年。

  • 良性型 MS 预后较好,起病 15 年后尚无明显功能障碍
  • 恶化型 MS 可于起病后相对较短时间内病情恶化致残或致死。
  • 高龄发病者、临床出现锥体系或小脑功能障碍症状体征者,预后不佳。
  • 40 岁以前发病,单病灶起病,临床表现以复视、视神经炎、眩晕、感觉障碍为主要症状者预后良好。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

预后多与脊髓炎的严重程度、并发症有关。总体而言,NMO 的预后较 MS 差。

  • 单相型
    病损重于复发型,但长期预后如视力、肌力、感觉功能均较复发型好。

    不复发且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不再进展。

    5 年生存率约 90%。

  • 复发型
    预后差,多数呈阶梯式进展,发生全盲或截瘫等严重残疾。

    半数以上复发型 NMO 患者至少一眼永久遗留有严重的视力损害,或发病后 5 年内因截瘫或单瘫导致无法行走。

    5 年生存率约 68%,1/3 患者死于呼吸衰竭。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预后与发病诱因及病情轻重有关。

  • 绝大多数恢复良好。
  • 部分遗留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视觉缺失和行为异常。
  • 9% 有反复抽搐。
推荐医生 491位 推荐医院 24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