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于体内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一组肝胆损伤性疾病。
本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其中两种同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此外,IgG4(免疫球蛋白 G 的第四个亚型)相关性肝胆疾病也被归为此类。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大部分患者年龄大于 40 岁。女性更易患病,男女患病的比例约为 1∶4。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于体内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一组肝胆损伤性疾病。
本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其中两种同时存在的重叠综合征,此外,IgG4(免疫球蛋白 G 的第四个亚型)相关性肝胆疾病也被归为此类。
自身免疫性肝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大部分患者年龄大于 40 岁。女性更易患病,男女患病的比例约为 1∶4。
本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遗传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诱发下产生了针对肝脏正常组织的异常免疫攻击,包括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失衡等。
本病起病缓慢,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病情活动时可以表现为:乏力、腹胀、吃的少、瘙痒、黄疸(皮肤或眼白等发黄)等,或发烧伴有全身关节肿痛(疼痛部位经常变化)、女性月经消失、皮疹等其他系统免疫疾病的表现。
除了上述表现,本病还可能会出现下列症状:
自身免疫性肝炎进展至肝硬化后,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本病具有遗传倾向,与环境因素相关,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手段。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病毒、细菌感染,以及避免使用损肝药物,对本病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医生接诊之后会根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本病治疗的总体目标是使肝组织的异常结构恢复正常、防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生。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病情进展至终末期则需要肝移植。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用药物抑制过强的免疫功能,减少免疫系统对肝细胞的攻击。
肝移植手术:如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肝病或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等情况,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肝移植术。
不同疾病类型预后差异较大。若在疾病早期就诊,治疗应答较好,得到病情缓解的患者预后良好,长期生存期与健康人群相似。若在疾病进展期就诊,治疗应答不佳的患者发展至肝硬化、肝衰竭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