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1.羊水基因的家系全外显子测序提示的2个PKD1基因错义变异(由于DNA序列的一个核苷酸改变,如c.6080C变成G,使野生型(正常人)翻译的氨基酸发生改变,由苏氨酸变成丝氨酸)。二个错义变异目前的结论是临床意义未明的变异,基因变异后产生的临床效果分5类:致病,可能致病,意义不明,可能良性和良性,这些评判如医院所发的基因检测报告。错义变异是常见的一种变异,有些没有影响正常人携带,有些明确致病,由于现在人的数据库还不够大(受检人群不够)或者有些不公开,所以致病性的评级是有限的。
2.临床分析。基因检测到的信息要和临床表现结合分析,特别是不是明确致病性的变异。根据现在提供的临床信息,尚不能完全排除“多囊肾”的可能性。PKD1主要引起成人型的显性多囊肾,是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肾脏疾病,出现症状的时间早晚有差异,但多数最终肾功能也没有明显的影响。在胎儿期也确实有发现家族中明确的显性方式遗传的多囊肾胎儿期B超发现有囊肿。
3.B超一般情况大于等于3个囊肿以上称多发。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只要肾实质没有影响,建议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