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不要把癣当成了湿疹!
南昌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天气温炙热,加上雨水丰沛,易造成各种微生物感染。皮肤作为人体最大器官,且暴露在外,故在这个时期异常敏感,于是各类皮肤疾病也随之出现,其中最常见的皮肤病包括湿疹、体癣、荨麻疹等。湿疹与体癣临床表现类似,容易被误诊、误治,导致病情延误。
小吴是一位来自四川的女性外来务工者,一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脸上开始出现小片的红斑,有点痒。小吴当时并不在意,红斑范围逐渐扩大,且表面有少许脱屑,瘙痒难忍。于是她去了附近一家药店,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买了一只皮炎平外搽。药膏用了几天之后,瘙痒症状很快缓解了,脱屑停止了,但红斑的范围蔓延至全脸,颜色更加鲜红,且有增厚的趋势。没办法小吴只好到我市某大医院皮肤科求治,在该院真菌检查为阴性,医生也以“面部湿疹”给小吴开具了“氯雷他啶”口服、“地奈德乳膏”外用,但小吴面部的红斑仍没有缓解。2周前,小吴在朋友的推荐下来了我院求治,笔者接诊了这位患者,在小吴颈部一块环状红斑的边缘做了一个真菌直接镜检,发现了大量的真菌。笔者根据小吴的临床表现、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面癣”并给予本院自制的特比萘芬乳膏外用,几天后症状明显好转,随访1个月无复发。
我们知道,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也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部分患者往往会因出现皮疹且瘙痒难耐便轻率地以为是患上“湿疹”。但是,皮疹和瘙痒不是湿疹的独有特征,患者不应该以此当做诊断湿疹的标准。
体癣是除毛发、掌跖、甲及腹股沟以外的躯干和四肢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最常见于热带地区。可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以及土壤与人之间传播。家养动物最常引起体癣,其他易感因素包括本人患有头癣或足癣、或者与患者有密切接触、接触污染衣物或家具、免疫抑制、职业暴露或娱乐暴露等。常发生在暴露部位,但可以蔓延至体表任何部位。体癣的潜伏期一般1~3周。感染从侵入皮肤的部位离心性播散,中央消退,形成典型的大小不等的环状损害,也可为弓形、螺旋形等。皮损大多有鳞屑,若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鳞屑会减少或消失(难辨认癣,小吴属于此型)。自觉瘙痒和烧灼感。刮取皮损边缘鳞屑进行真菌直接镜检,找到菌丝及关节孢子即可以确诊。真菌培养有助于确定致病菌,对致病菌来源及选择合适的治疗非常有益。
湿疹和体癣的临床症状相似,主要的鉴别点为:
1、从皮疹外形看,体癣由于机体防御力的作用,皮损多为环形损害,中心可自愈脱屑或色素沉着,而边缘高起可有活动性红斑、丘疹及水疱,而湿疹无此现象;
2、从皮疹排列看,体癣多不对称,而湿疹多对称排列;
3、从实验室检查看,从体癣的活动性皮疹化验多能找到真菌,而湿疹则无。总之,湿疹容易和体癣相混淆,患者有时难以直观鉴别,而两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建议这类患者前往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治。而小吴在我市某大医院被误诊,笔者推测可能与没有选择活动性皮疹进行检测有关。
作者简介:陶小华
皮肤性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南昌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2年德国慕尼黑大学留学一年。近年来主持厅级课题2项;参与6项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共发表相关论文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篇,在江西省属首次。参编1篇著作。
专长:能熟练诊断和治疗皮肤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复杂、疑难性病有专长。
坐诊时间:每周日、二(皮肤科专家),周三(性病科专家)
本文是陶小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