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卫兵
主任医师
黄梅县中医医院
内科
咳嗽案
2116人已读
咳嗽案:
2009年3月2日,陈某,女,咳嗽半月就诊。时值春日,天寒衣薄,外感风寒,遂起咳嗽。咳嗽频繁,咯痰清稀,咳甚则呕,伴胸闷气促,背部畏寒,纳差便溏,舌淡苔薄滑,脉滑,胸片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诊断为咳嗽,乃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拟用温肺化饮,散寒止咳为治,方选《伤寒论》小青龙汤方化裁:炙麻黄10g、白芍12g、细辛3g、干姜10g、甘草10g、桂枝10g、五味子10g、法夏10g、瓜蒌皮10g、紫菀10g、杷叶10g、化红10g、苏子10g。四剂,服一剂尽,咳嗽减半,微汗出,背寒消失,服药四剂,咳嗽止,遂停药,未见复发,嘱注意保暖,加强锻炼,注意营养。
2009-5-18: 风寒袭肺
症状: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场合止嗽散。 方中用麻黄、荆芥疏风散寒,合杏仁宣肺降气;紫菀、白前、百部、陈皮理肺祛痰;桔梗、甘草利咽止咳。 咳嗽较甚者加枇杷叶、蝉蜕、金沸草祛痰止咳(自注);
本文是吴卫兵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