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邱健 三甲
邱健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普外科

小儿疝气手术

3140人已读

我们现在的手术分为开放(在疝气部位切口子手术)与腔镜(在腹壁打孔,5mm、3mm两孔)两种方式。

开放手术是在外环处,即耻骨结节外上缘触及精索(在皮下滚动),在正上方顺皮纹横切口1-2cm (根据自己熟练程度掌握),逐层切开手术,个人认为切口1-1.5cm为好,再长并无益处。这是因为小儿腹股沟管发育不成熟,内环与外环极为接近。 以前小儿外科一种做法,即从外环处找到疝囊,钝性分离,贴近疝囊游离,高位结扎。
但我们还是剪开外环约1cm,自精索内侧找到疝囊,高位游离结扎,如疝环较大,还需要提起疝环,用可吸收线缩缝1针,再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我体会这样好处是手术解剖清晰,结扎高位、准确牢靠,可以同时处理鞘膜积液等问题。缺点是较为复杂,需要较多的训练才能较好掌握。
现在常见的疝基本上是用腔镜手术高位结扎了。手术的创伤有明显的缩小。为此我们专门买了德国产STORZ小儿腔镜器材。
我坚持认为,开放与腔镜手术各有适应症,应该根据个体病情选择使用。

邱健
邱健 主任医师
陕西省人民医院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