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郝凯飞 三甲
郝凯飞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耳鼻咽喉科

对耳鼻喉成为医患纠纷的重灾区的几点思考

4399人已读
患者朋友们:经过慎重的考虑,忐忑不安的把这篇文字贴过来,这是我在医学专业网站丁香园发的,只是面对我们医生的专业群体。之所以贴这与大家见面,只是希望能让你们听到医生这个群体的真实心声。增加我们的沟通,医患矛盾的缓解,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能不能尽一点微薄之力,你们说了算。我们一直在坚守,这个群体是中国各个职业群体中素质最高的,也许看到这,你要一板砖拍过来。没关系,即使留着血,我也告诉你真话,中国大部分的医护人员是这个世界上最辛苦、最可敬的。他们没有休息日,上班时间最长,压力最大,形形色色的人要面对,要解释,要处理,难免有态度不好,照顾不周的时候。我不否认有一些素质底下,但这个不是主流。社会的体制矛盾最终让医患两个直面的终端来承担,这是我们全体社会的悲哀。其实疾病才是我们双方需要共同克服、面对的。请看清楚,是双方,医生不是天使,他们解决不了一些,而且也不可能,科技的发展远没到让我们能掌握一切的时候。绝大多数疾病的发病机理、原因、治疗都不是已经完全明了的,所以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没达到你预想的效果,请先不要发难,先别上来就仍板砖,待弄清楚确实是医护的责任,你狠狠的扔,你想看好的是病,动手永远是最愚蠢的办法。
耳鼻喉的许多疾病,有它自身的特点,由于与外界的空气沟通,变化多端,慢性反复,常常存在,请您理解!许多存在神经官能症,所以如果医生有这方面的建议,请您一定看看心理精神科,这个不是推脱或歧视,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你相信西医的先进性欧美比国内好,那么请你也相信我上面说的在国外早已是常规的诊疗经验。
原文:
1、2007年,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代文红医生,被刺身亡。
2、2012年2月14日,十一点半左右,情人节,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医院,陌生男子闯进耳鼻喉科,当场砍死耳鼻喉科医生。又对做胃镜的另一名医生和护士砍数刀,有一位看耳鼻喉的病人被砍数刀,生命垂危。
3、2012年9月3日上午,一名43岁的男子在深圳鹏程医院候诊时突然拔出菜刀,将一名耳鼻喉科医生砍伤后,再伤一名女导医和一名保安,随后挟持一名护士狂砍,护士身中20余刀。
4、2012年4月13日上午10:30左右,北大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教授邢志敏在看病的诊室被不明人士刺伤刺伤颈部,凶手迅速逃离现场。邢志敏被刺后,被立即送往手术室抢救。其颈部被刺,伤势严重。颈内动静脉均有损伤,右侧颈内静脉被完全割断,大量失血近1000ml。
5、2011年9月15日下午3时54分,一名身份不明男子将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徐文主任砍伤,致双前臂、头额部、后颈部、左下肢、背部等多处被砍,致肌腱断裂和颅骨、尺骨、胫骨骨折,并大量失血。
为什么此类事件都发生在耳鼻喉科,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们耳鼻喉科医生。
6、2013年9月25日,浙江温岭第一人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患者持刀捅伤3名该院医生,“耳鼻喉科主任王云杰身中七刀当场毙命,参与做CT的医师在读片时被砍成重伤,管床医师最后被砍!
……
……
这是我从网上搜到的几条,相信还有更多我们每天在隐忍着的,那个省略号后面,很担心会不会哪一天就是你我的名字。
当初选择这个职业,本以为小耳鼻喉科,比较简单、轻松,呵呵,多么幼稚!
只是已经选择了,我们绝大部分这个群体的人充其量就一介书生的能量,改变不了社会的现状,改变不了患者的言行,那么只有去改变自己,先找找我们自己的原因,去提前规避风险。
耳鼻喉科医生为何频频遭袭?据专家介绍,调查显示9%—11%的耳鼻喉科病人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如鼻塞、耳鸣、喉咙有异物感等症状都很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焦虑。因此在该科,常出现病人主诉症状与检查结果不尽相符的情况。
一般在临床5年以上的医师,大部分都遇见过做完下鼻甲微创治疗的患者,不厌其烦的找你诉说鼻塞,做完扁桃体肿物或咽喉部良性小肿物的患者依旧主诉咽堵不适,然后需要你极强耐心的苦口婆心的解释。万一解释不好,就是又一起纠纷的隐患。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在这我们该不该反思:1.我们手术病例的选择,适应症的掌握是否慎重的考虑过,还是考虑了,但在经济效益的诱惑下最终妥协了;2.手术前是否与患者及家属充分的沟通了,反复的强调了手术的有效性;3.术前是否给了患者过度的承诺,助长提高了他的期望值,万一失败,这个落差是否充分的评估了;4.你的水平、技术及设备是否达到了治疗本病的要求,等等。
这些问题我想在许多的医院都存在,尤其是一些基层及民营医院,我多次碰到过这样的病人,不客气的说一声,有些医院和医生,是胆真大!真敢做!
所以,很期望我们每个医院能像同仁鼻科那样,在门诊旁边设一个专门的心理门诊,学会察言观色,对不同的患者提前进行筛选预防,耳鼻喉的患者除了急诊型的,许多患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不如其他专科那么明显,如患者眼疾或牙病他会觉得很严重,立马就医,很多时候治疗就可立竿见影。而患者即使鼻腔充满息肉,听力完全丧失,照样不来医院的大有人在。而且我们的许多治疗不是能马上就体现效果的,还需要患者在饮食、生活习惯方面的配合,碰上依存性好的患者还好说,碰上烟酒不禁,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他不找自己的原因,就认为你水平差,没给治好,只能耐下心来解释。这就是我们的无奈。所以针对这个患者群的特点,我们耳鼻喉医师一定要锻炼的有耐性,多与患者沟通、多听他们倾诉,做半拉心理医生很重要。
郝凯飞
郝凯飞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