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冬云
主任医师
东直门医院
血液肿瘤科
如何诊断溶血性贫血?
10771人已读
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骨髓代偿造血功能不足时所发生的一类贫血叫溶血性贫血。
第一步 确定是否有溶血
1、RBC破坏增多的依据:
RBC寿命测定〈15天(正常半衰期25~32天);
血片见RBC碎片;
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HB尿检测(+),酱油色;
含铁血黄素试验(+);
尿胆原增高;
2、RBC代偿增生的依据
网织RBC增多 ;
外周血见有核RBC;
骨髓红系统增生明显活跃
第二步 是哪一类溶贫
1、血管内溶血:RBC在循环血液中直接破坏如PNH
2、血管外溶血:RBC在脾脏破坏如球形RBC增多症、脾亢
3、原位溶血:幼RBC在骨髓中溶血如急性白血病、巨幼贫
原因:
1、RBC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贫
RBC膜缺陷:PNH
HB结构异常:地中海贫血
RBC内酶缺陷:G-6PD缺陷症
2、RBC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贫
免疫性、药物、化学因素、感染因素
本文是李冬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