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赵洪芹 三甲
赵洪芹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催眠药物的种类 

7161人已读

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安眠药物有两大类:苯二氮卓类(BDZ)和非苯二氮卓类。

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催眠药,分短效、中效和长效。

1)短效药物的半衰期在1.53小时,包括咪唑安定、三唑仑等,可用于入睡困难的患者。短效药物易产生依赖性,撤药后可能出现反跳性失眠。 2)中效药物的半衰期是1020小时,包括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适用于睡眠不实、睡眠中反复觉醒的患者。3)长效药物的半衰期是2050小时,包括安定、硝基安定、氯硝安定等。此类安眠药起效慢、疗效长,适用于睡眠不实和早醒患者。患者服用后易产生次日困倦感、乏力,因此建议将服药时间提前到睡前1小时或更早,以减轻药物的残余作用。

非苯二氮卓类:这是新一代安眠药,疗效安全、可靠,较少出现药物依赖和撤药后的反跳性失眠,而且不影响睡眠结构,目前正在广泛应用于临床,有取代苯二氮(草字去早加卓)类的趋势。这类药物包括唑吡坦、左匹克隆、扎来普隆等。

巴比妥类和醛类:包括速可眠、鲁米那、水合氯醛、副醛等。这些药物催眠效果好,但容易产生耐药,要维持疗效需不断加大剂量,而且长期服用可引起慢性中毒,因此目前临床使用较少。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赵洪芹
赵洪芹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