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了宫颈癌如何治疗?
1.宫颈癌发病情况怎么样?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宫颈癌以鳞状细胞癌为主,高发年龄为50-55岁。近40年由于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但是近年来,宫颈癌又有年轻化的趋势。
2.宫颈癌的发病相关因素有哪些?
目前认为人乳头瘤样病毒(HPV)感染,特别是高危型别的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基本原因。其他的相关因素有早年分娩、多产、高危男性伴侣以及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等。凡配偶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宫颈癌均为高危男子。吸烟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有促癌可能。
关于HPV感染与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关系详见另一篇文章。
3.宫颈癌是怎么发生的?
宫颈的移行带为宫颈癌好发部位。目前认为宫颈癌旳发生、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在移行带形成过程中,宫颈上皮化生过度活跃,加上外来物质刺激(如HPV、精液组蛋白及其他致癌物质),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或增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可出现间变或不典型的表现,形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随着CIN的继续发展,突破上皮下基底膜,浸润间质,则形成宫颈浸润癌。一般认为从CIN发展为浸润癌需10-15年,但约25%在5年内发展为浸润癌。
4.宫颈癌有哪些病理类型?
(1)宫颈鳞状细胞癌:占宫颈癌的80%-85%,多数起源于移行带区的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老年妇女宫颈癌可位于宫颈管内。
可表现为外生型,最常见;也可表现为内生型,宫颈表面光滑或仅有轻度糜烂。
(2)宫颈腺癌:占宫颈癌15%-20%。
5.宫颈癌转移途径有哪些?
(1)直接蔓延:最常见,癌组织局部浸润,向邻近器官及组织扩散。向下累及阴道壁,向上由宫颈管累及宫腔;晚期可向前、后蔓延至膀胱和直肠。癌灶侵犯输尿管时可引起肾积水。
(2)淋巴转移:侵犯各级淋巴结。
(3)血行转移:极少见,晚期可转移至肺、肝或骨骼。
6.宫颈癌有哪些症状?
(1)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和体征,宫颈可光滑或与慢性宫颈炎没区别;宫颈内生型患者宫颈外观可正常易漏诊或误诊。
(2)病变发展后可预出现:
1)阴道流血:早期常为接触性出血,发生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后期则为不规律阴道流血。外生型癌出血较早,内生型则出血较晚。
2)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样,有腥臭。
3)晚期症状:出现侵犯症状,如尿频尿急、便秘、下肢浮肿、肾积水、尿毒症、贫血、恶病质等。
7.宫颈癌妇科检查时会有哪些发现?
宫颈CIN、宫颈原位癌、镜下早期浸润癌,局部均无明显病灶,宫颈光滑或为轻度糜烂。病变发展宫颈可见息肉状、菜花状赘生物,常伴感染,质脆易出血。有时累及阴道壁。
8.发现宫颈癌后如何处理?
(1)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患者,其优点是年轻患者可保留卵巢及阴道功能。
(2)放射治疗:IIB晚期及以后期别患者。
(3)手术及放疗联合治疗:手术治疗后有盆腔淋巴结转移,宫旁转移或阴道有残留癌灶者,可术后放疗消灭残余癌灶减少复发。
(4)化疗:主要用于:
1)宫颈癌灶大于4cm的手术前化疗,目的是使肿瘤缩小,便于手术切除;
2)与放疗同步化疗,改善疗效;
3)不能耐受放疗的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姑息治疗。
9.宫颈癌预后如何?
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密切相关。早期患者手术和放疗效果相近。有淋巴转移者预后差。宫颈腺癌放疗疗效不如鳞癌,早期易友=有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晚期死亡主要原因有尿毒症、出血、感染及全身恶病质。
10.宫颈癌治疗后如何随访?
1)宫颈癌治疗后复发50%在1年内,75%-80%在2年内;复发部位盆腔内局部复发占70%,远处为30%。
2)随访内容:包括盆腔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胸片及血常规。
3)复查时间:治疗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1次;3-5年内每6月复查1次;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
11.如何预防宫颈癌?
1)普及防癌知识,开展性卫生教育,提倡晚婚少育。
2)注意及重视高危因素及高危人群,有异常症状者及时就医。
3)积极治疗性传播疾病,早期发现及诊治CIN患者,阻断宫颈癌发生。
4)定期防癌筛查。30岁以上妇女均应常规做HPV和宫颈细胞学(TCT)检查,异常者进一步处理。如何正确进行宫颈癌筛查详见另一篇文章。
5)关于宫颈癌疫苗:详见另一篇文章。
本文是李晓艳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