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翘散加味治疗急乳蛾体会
曾美玲
患者曾某,女,26岁,2014.04.21 18:00以“发热咽痛1日”为主诉就诊。
患者07:00咽干咽痛。12:40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加重,体温37.6℃,无咳嗽咳痰,无汗出。16:20上症进一步加重,体温38.2℃,自服头孢拉定及牛黄清热解毒颗粒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头痛及咽痛症状持续加重。
18:00来我院就诊,患者恶寒发热、头痛、咽痛、口渴,体温38.5℃,无汗出,无咳嗽,精神疲倦,不欲饮食,小便稍黄,大便黏臭,咽红,扁桃体Ⅱ°肿大,周围少许白点,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为:急乳蛾病(风热袭表,侵犯咽喉,热郁肉腐成脓)。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利咽,兼通腑气。
拟方:银翘散加味:
银花15g 连翘15g 牛蒡子15g(杵)
淡豆豉15g 荆芥8g 薄荷8g
竹叶6g 桔梗12g 炙甘草10g
山栀子15g(杵) 黄芩12g 生大黄15g
芦根30g 共3剂。
煎法:先取水500ml浸没药物30分钟.首煎:8分钟(水开后),倒出,加盖。次煎:加水300ml,煎40分钟,两次药汤兑匀,共计药汤400ml。
服药经过:19:30先温服200ml,稍作运动,以求取汗。20:10仍恶寒发热,体温38.8℃。23:30但热不寒,体温39.2℃,再次热服汤药200ml,药后周身衣被包裹,汗出较前畅快。至夜间12时许,患者热渐退,体温38.2℃。2014.04.22 03:30如上煎法,再服汤药200ml,随后安然入睡。
2014.04.22 9时复诊:发热头痛已解,咽痛减轻,夜间大便2次,渐进汤食,精神好转,扁桃体肿大Ⅱ°且遍布白色脓点,体温37.8℃,舌红,苔薄黄,脉稍数。嘱续服上药,每隔8小时一次。当日傍晚未见发热。
2014.04.23 9:00三诊:患者诸症已除,扁桃体脓点大致消退,精神良好,体温:36.8℃,病愈停药。
体会:
1、树立服药信心:
中医学认为,急乳蛾发病机理为风热袭表,侵犯咽喉,热郁肉腐成脓所致,邪在卫气之间,渐以气分为主,治以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银翘散重加清热解毒之品,符合病情。在准确辨证、正确用药的前提下,应告知患者,服药后,体温仍可能持续上升,系病情较重,药物尚未起效所致,此时仍需坚持服药,绝不能中途迟疑更方。
2、药之煎服法:
煎服法,《温病条辨》:“……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本病例疗效显著,除辨证、处方准确外,煎服药方法看似细节,却起关键作用。
3、外感发汗以何为度?
《伤寒论》之桂枝汤言汗:“……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发汗的量:“微似有汗”,以微汗、小汗为度。
发汗时间:《伤寒论》后八篇论可汗,发汗时间为“小半时”即发汗约0.5至1.0小时间,以汗出热退为准。
汗出畅快:周身汗出,手心、脚心均有汗出,遍体舒适。
4、该病,按卫气营血辨证,邪在卫气之间,渐以气分为主;按六经辨证,邪由太阳传入阳明,渐以阳明经为主,并见腑证。仲师云:“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日晡体温升高或热退体凉,是判断该病病情加重或病愈的标准。患者病在阳明,次日傍晚汗出热退,可以预见病情好转。
本文是张士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