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冯周琴 三甲
冯周琴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康复运动让“李玉和”再举红灯

7544人已读

在我的新浪博客上,有一个网名叫酒窝窝的朋友留下一个帖子,要求我回答如何使他的偏瘫的妈妈康复。他写道:

冯教授您好!

我在搜集脑梗塞资料时发现您的博客,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想求得您的帮助,我母亲于4月21 日因为脑梗塞住进医院,但是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左侧上下肢不能正常运动,经过8天的治疗,目前的情况时能自主抬腿,缓慢曲臂,握手,但是家里人还是很着急,弟弟妹妹面临到高考,怕影响他们,我们多希望母亲能尽快恢复健康,求您帮帮我们一家,帮一帮一天福也没有享的母亲!求您能指导一下我母亲康复训练!因为没有钱,我们只能住10几天的院,然后把母亲接回家康复,又怕做不好,所以再次恳求您给我们指导一下怎样进行康复训练!谢谢!

针对这个提问,我想到了数年前曾应家庭医学杂志社邀请写过一篇科普文章《康复运动让“李玉和”再举红灯》,我的学生上网一搜,还真找到了这篇文章。立即嘱咐将这篇短文回复给酒窝窝朋友。现在也把它转载于此,望能对偏瘫患者的康复起一点作用。

2000年10月8日,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演出现场。当年在《红灯记》中扮演李玉和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钱浩梁手举红灯的经典亮相一出现,那掌声真如雷鸣一般。这位饱经沧桑的京剧大师虽经岁月蹉跎,但其容貌和声音几乎与当年毫无二致。

可是又有谁知道,钱浩梁老师1999年曾在济南的一次演出中突发脑出血,导致右侧偏瘫。医生对完全偏瘫的“李玉和”检查后断言:好了也就能扶着墙走走,不好的话也就这样了。如今,当年已60多岁的钱浩梁不仅活下来了,会说话了,而且还能重返舞台,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奇迹是如何出现的?作为神经内科医生,让我来告诉您其中的秘密。

偏瘫俗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舌肌的中枢性瘫痪,是急性脑务管病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的最常见症状。医生常采用药物疗法、针灸疗法、高压氧治疗等促使偏瘫病人早日恢复健康。但最重要而切实可行的当属运动疗法,它是偏瘫病人获得独立生活能力的阳光大道。轻度偏瘫病人经过治疗和运动锻炼,一般在4~5周可扶杖行走;中重度偏瘫病人需经3~6个月的由被动到主动的活动,才能扶杖行走;年老或体弱的病则需要一个更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辅助者要根据这一规律,逐步帮助病人站起来并能行走。方法如下:

被动锻炼:偏瘫卧床病人的早期运动是被动的。可由护理人员帮助病人活动患肢,每日3~4次,每次4~5分钟。不仅要活动瘫痪肢体的大关节如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同时要活动患肢的小关节如指、趾关节。

训练在床上翻身:鼓励病人在床上锻炼患肢做各种活动。如屈伸关节,用小皮球练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动作;反复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及活动足趾关节,逐渐达到能上抬瘫痪肢体等。这些床上的肢体功能锻炼可为站立和行走创造必要的条件。

练习坐起:背部垫以被褥,让病人靠着锻炼躯干肌肉。病人能在床上稳坐后,可让其坐在床沿使下肢下垂并练习,准备下地站立和步行。

练习站立和步行:先由两个人扶着站立,以后可由一个人扶着病人或让病人自己扶着床栏或墙壁独自站起。当病人能独立站立并能保持平衡时,才能开始跨步运动。最初也可由人挽扶练习跨步,如跨门栏、上下楼梯等。注意不要急于让病人行走,主要是让病人体会迈步的感觉和保持平衡,逐渐达到能自己行走。老年人可以练习扶拐或使用手杖行走。

每个病人有不同的病情,肢体功能的恢复期长短也不同。除了与个人的健康状况、毅力、心理素质、家庭护理条件、病人的配合情况等有关外,也与辅助活动是否科学有很大的关系。“生命在于运动”,瘫痪肢体的康复也在于运动。每位偏瘫患者及其家属都应在医师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科学的运动疗法。不要贻误时机,也不可急于求成。只要坚持运动,许多偏瘫患者都会重新站立起来,像“李玉和”一样再举红灯。

冯周琴
冯周琴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