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泪囊炎
新生儿泪囊炎是比较常见的眼病,表现为宝宝的眼睛经常会是泪汪汪的,有时有许多脓性分泌物流出,发病年龄可早可晚,有的是出生以后第一天就有症状,有的可以是大概一周后或者一个月以后出现。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约有2~4%足月产婴儿,可能有此种残膜阻塞,在生后4~6个周内残膜有可能自行萎缩而恢复通畅,因骨性鼻泪管发育不良,狭窄所致者较为少见。
新生儿泪囊炎在家里还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主要是局部按摩和滴抗生素滴眼液。按摩,就是泪囊部位的按摩。保守治疗后如果效果不佳,我科的经验是患儿出生四个月左右可行泪道冲洗。
治疗至六个月左右,如果还不见效,甚至症状越来越重,这个时候要考虑手术。手术分两种,一种是泪道探通手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年龄比较大的孩子或者有先天性泪道畸形的孩子,泪道探通手术效果不太好。另外一种手术是泪道插管术,也叫泪道植管术。
我科的统计结果证明:新生儿泪囊炎年龄越小行泪道探通术成功率越高。6个月左右的患儿行泪道探通术效果最佳。
泪道探通术常见的并发症:
1.窒息:窒息是探通最严重的并发症。患儿感冒发烧、咳嗽时不可行泪道探通术。
2.感染:感染是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的又一重要并发症,术前反复冲洗泪囊后再行泪道探通,使术后感染率大大降低。
3.泪小点撕裂:探通时要妥善固定患儿头部。
4.假道形成:行泪道探通时熟练的探通技术和手感是探通获得成功的感觉关键,探通过程中,术者判断膜性狭窄和骨性狭窄也很重要,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上预防假道的形成。
5.眼球损伤:为患儿行泪道冲洗和探通时,因患儿哭闹不合作,极易造成角结膜的损伤,特别是角膜损伤后,由于泪道不断向外排脓,使伤口浸泡在脓液中,会造成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等并发症。
6.泪道再次阻塞:有部分患儿在探通后第一天、第二天冲洗仍不通,仍有大量脓液排出,多数因探通术后泪道中有血凝块、炎性组织重新堵塞泪道,经过冲洗、按摩,10天左右多数能通畅,少数患儿因泪囊长期的炎症,造成泪囊扩张,使泪囊壁弹性减弱,吸泪能力降低,即使泪道探通成功,也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会有轻度的流泪现象。但多数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直至消失,这些问题在术前要与家属做好充分的沟通,消除家长的顾虑。
综上所述:泪道先天性发育不良、先天性鼻泪管下段发育不全,没有未完成管道化或留有膜状物阻塞是造成溢泪的主要原因。因其临床常表现为溢泪,有脓性分泌物,常被家长误认为孩子上火延误治疗。此类病症药物治疗只能减少分泌物而减轻症状,不能根治,只有冲洗或探通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新生儿泪囊炎应先对症治疗,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控制炎症,然后对因治疗,解除鼻泪管阻塞。由于新生儿泪点小、泪道组织娇嫩且不合作,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具有熟练的操作技巧、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是泪道探通成功的关键。
本文系黄立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黄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