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纤维腺瘤诊断及治疗
乳腺纤维腺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多由体检和乳房超声检查发现,依据病理确诊,处理方法包括随访观察和外科干预。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高峰为15~35岁,其中约25%无症状,约20%为单侧或双侧多发病灶,多发纤维腺瘤患者多有家族史。
纤维腺瘤自然病程较长,少数快速增大,多数病变缓慢长大或无变化。纤维腺瘤恶变率非常低,不需要基于肿瘤学考虑的治疗。
诊断
纤维腺瘤主要表现为触及质韧、边界清楚、活动性良好的肿物,偶伴疼痛。单纯依靠临床查体诊断纤维腺瘤的准确率仅约为66%。超声表现多为形状规则、边界清楚、有包膜的低回声区,仅依据乳房超声诊断纤维腺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约为87%。年轻女性腺体致密,钼钯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诊断作用有限。对于乳房超声怀疑有恶性可能性的纤维腺瘤患者,则需要接受钼钯检查。不推荐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作为纤维腺瘤的影像诊断方法。
对于拟随访观察的纤维腺瘤,应尽量取得病理学诊断,对于影像学判断中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BI-RADS)3级以上的可疑纤维腺瘤,均应取得病理学诊断。推荐进行空心针穿刺组织学检查(CNB)获取足够的组织量以利于良恶性的鉴别。
治疗
除肿瘤生长迅速外,BI-RADS分级级别提高也是进行外科干预的指征之一。另外,纤维腺瘤还可能导致乳房外形改变、乳房不适感和患者精神压力增大等。是否进行外科干预和实施方法应尽可能尊重患者的意愿。
手术方式
外科干预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切开法肿瘤切除术以及较新的真空辅助空心针微创旋切术。
随访观察
通过空心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后进行随访观察医疗成本最低,适用于大多数生长缓慢或无变化的<3cm的纤维腺瘤患者。对于纤维腺瘤患者,应用随访观察法乳腺癌的漏诊率极低。
推荐的观察频率为每6个月一次,推荐的检查手段为体检联合乳房超声。对于35岁以上的患者,推荐加入钼钯作为随访检查手段。
在随访过程中发现肿瘤生长迅速时,建议结束随访观察,接受外科干预。生长迅速的标准包括:①6个月内腺瘤最大直径增长超过20%;或②<50岁的患者每月腺瘤最大直径增长超过16%,≥50岁患者每月增长超过13%。
本文是作者学习了相关文献以及指南后整理编辑,可能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大家对本文感兴趣或者需要咨询的,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向我们咨询。
本文是陶德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