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孙蓬 三甲
孙蓬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血管外科

肚子疼也要警惕是大问题

4822人已读

最近气温骤降,血管疾病发病率急剧升高,除了脑血管、下肢血管外,我们肚子里的血管也可以出现问题。扬州大学直属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孙蓬主任团队近期成功完成了5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的救治,手术采用介入微创治疗,通过“针眼”大小的穿刺点,在短短1小时之内,顺利开通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恢复消化系统最重要的供血,挽救了生命。

昨天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男性,49 岁,患有高血压10年,口服药物治疗。3天前突然出现肚子痛,来西区医院急诊查全腹部CT发现肠系膜上动脉略增宽,请血管外科会诊后建议进一步查全腹部CT增强,最后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供应肠子血管的真腔已经被“压成一条细缝”,随时都有夹层破裂出血和肠系膜血管内血栓形成,以致广泛肠坏死,危及患者生命。如果施行传统外科手术,则需行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搭桥,易发生大出血、十二指肠损伤、胰腺损伤等,孙蓬主任运用介入的手段进行治疗,仅仅通过局麻和穿刺孔,完成夹层的封闭和血管的再通。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是一类少见的危害身体健康的动脉病变,至今国际报道例数不超过600例。在中国,该类疾病报道的例数仅仅200余例。因此很多时候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这类疾病的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生的腹痛,呈现撕裂样,同时患者伴有高血压,男性居多,年龄在50岁左右,常常伴有打鼾,有吸烟史。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最确切的诊断证据是腹部动脉CTA以及肠系膜上动脉造影DSA,可以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分层,血栓形成,甚至闭塞。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常以急性腹痛作为首发症状,其病因并不明确,临床表现不一,可以是无症状,也可以是肠梗死或动脉破裂。1. 腹痛:进食后出现弥漫性腹部绞痛,可从上腹向后背放射。腹痛发作与进食量呈正相关,亦有表现为进食后胀满不适或钝痛。2. 恶心、呕吐、腹泻:剧烈绞痛可伴发恶心、呕吐,随症状进行性加重。病人因惧腹痛而不敢进食。3. 急腹症可出现剧烈的腹痛,伴有频繁的呕吐,呕吐物为血性物,肠蠕动增强,进一步发展就会出现肠坏死及腹膜炎等症状,甚至导致休克。4. 体征:多不明显,可表现为脐周的轻压痛。后期发生肠管坏死,出现腹膜炎体征及休克的征象。辅助检查:1. 白细胞计数可升高,红细胞比容升高及酸中毒等。2. 腹部X线片早期可见大小肠有轻度或中度扩大充气,晚期由于肠腔和腹腔内大量积液可呈普遍密度增高。3. CT扫描在增强和灌注动态图上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表现为小肠肠管扩张,肠管环形增厚,呈“晕圈样”改变,又称为双晕征。严重肠缺血时,肠壁界限不清、模糊,肠腔或腹腔内合并高密度血性腹水。治疗方法主要有1. 保守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胃肠道休息、肠外营养支持、给予或不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2. 开放手术包括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切除术、坏死肠段切除及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转流术。3.腔内治疗包括真腔内自膨式支架植入、置管溶栓及夹层动脉瘤假腔内栓塞。目前腔内治疗迅猛发展,逐渐成为首选治疗。

孙蓬主任提醒大家,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起病急剧,病情发展快,不易被准确诊断,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当出现腹膜炎症状和体征时,患者多已发生肠坏死和穿孔失去治疗最佳时机,长期高血压患者如出现顽固性腹痛,要及时来院血管外科就诊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12cm-0.8m.jpg

孙蓬
孙蓬 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