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中心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心血管疾病科是我院最早成立的儿科学三级学科之一,儿童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介入诊疗是医院发展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自1973年在唐胜才教授领导下创立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现成为我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国内领先的知名儿科学三级学科,是国内十家最具代表性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中心之一。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是儿童心脏科工作的重点,自1986年开展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介入诊断及1995年开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工作以来,共完成12000余例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其中介入治疗10000余例。2010-2016年以来介入治疗病人逐年显著增加,每年共完成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等四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近700例,带来巨大地社会效益。
基于我院产科、新生儿科及心血管科的优势,儿童心血管科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早期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探索,包括新生儿重度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球囊成形术、重度主动脉缩窄球囊血管成形术、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等国际前沿技术。
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面,儿童心血管科举办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技术省内、外培训课程,与会代表超过200人。先后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广元市中心医院、德阳市中心医院、遂宁市中心医院、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乐山市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教学工作,扶植当地医生开展手术培训、邀请他们来我院短期进修、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的双向转诊服务等,使得这些医院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方面从无到有、从初创到规范。目前已经能顺利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医院有8个,治疗患儿400余例,手术成功率保持在95%以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带动了当地儿童心脏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使更多的当地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
儿童心脏科始终将社会公益性放在首位,与地方政府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医疗费用。主要方式为:争取政府支持,多方出力,协同配合;争取社会慈善基金,减轻患儿家庭负担。
2008年以来,医院及科室与成都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都市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利用我院我科的人才和技术力量,开展出生缺陷筛查和诊断。对筛查出患有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成都市农村贫困儿童,联合开展心连心救助活动,获得很好的社会评价。医院和科室从各种渠道引进国内外爱心慈善基金,减轻西部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医院与美国心连心基金会开展了长达3年的合作,该基金会每年指派医生来我院指导开展介入治疗,并为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提供治疗经费。
2009年末,我们开始民政部下属的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委员会(儿助会)合作,对于我院收治的四种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提供部分经济资助,为了让给多的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受益,我们会同儿助会去到四川东北部较为贫困的达州地区开展义诊活动。
2010年以来,对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我们争取到了使用前列环素及波生坦部分免费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患儿术后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