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徐旭 三甲
徐旭 主任医师
无锡市人民医院 儿内分泌科

如何避免孩子身材矮小

3400人已读

身材矮小会给孩子带来很多问题,大多数孩子存在交往不良和社交退缩现象,产生自卑心理,同时身材的缺陷直接影响孩子升学、就业及婚姻。孩子长不高,家长该怎么办呢?

什么样的个头算矮?

什么是矮小症?专家解释说,矮小症是指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的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或低于第3百分位线。矮身材是一个描述性术语,说明这个人是在同年龄、同性别100人排队中,他排在前三。

孩子出生后的前两年是快速增长期,第一年增长20-25公分,第二年增长10公分左右;3岁到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增长是一个缓慢的稳定的生长过程,每年生长5-7厘米左右。如果婴幼儿时期(3岁以下)生长速率低于7公分/年,儿童期是生长速率低于5厘米/年,青春期生长速率5.6-6.5公分/年,就认为是生长发育迟缓。

矮小症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性早熟,还有小于胎龄儿、特发性矮小、全身性疾病、体质性生长和青春期延迟等均可导致矮小,应及早找专业医生诊治。

治疗要和骨龄赛跑

年龄是生长发育过程的一种‘计时器’,骨龄才是衡量生长发育进程的一种可靠的客观指标。一般来说,如果女孩的骨龄超过16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8岁,其骨骺线大多已经闭合,长高的机会就非常小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线闭合情况,越早干预,越能够对孩子进行更好的干预治疗。只要治疗及时,孩子一般是可以拥有正常人身高的。

临床上最常用的骨龄检测方法是拍摄左手和腕部X光正位片,因为手和腕部含有长骨、短骨等类型,是全身骨骼的较好代表部位,而且范围小,拍摄X光片方便,患儿所受到的X线辐射剂量也较小。

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孩子生长的空间及潜力越大,对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3-12岁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

父母要做合格家长

有些孩子睡觉习惯蹬被子或把肩膀露在被子外面,有的甚至喜欢抱着半边被子睡。但是孩子却没有意识到,风寒一旦入侵人体,极易造成风湿、关节炎、关节酸胀疼痛等,有时还会感冒、流鼻涕,引起呼吸不畅,起床后头晕头痛等等的问题。

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留个心。当孩子睡觉的时候,要定时定候去看看孩子有没有踢被子,要帮孩子把被子盖严,或者想办法把被子固定在小床上,让孩子踢不走。

专家建议,家长每3个月要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在班级站队总是排在前三名,或比同龄孩子个头矮5-10厘米,家长就应该引起注意。在发现孩子矮小的第一时间,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专科门诊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干预。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或轻信广告,耽误了孩子的最佳治疗时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生长速度高于正常值,也应警惕性早熟问题。

吃动平衡促增高

对待孩子的身高问题,应该多从合理的睡眠、营养、运动中“助长”。有句话说,孩子是睡着长的。因为生长激素的分泌呈脉冲性,夜间的峰值高。尤其是在晚上9点左右直到凌晨2点是分泌的高峰期。充足的睡眠非常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孩子应该在晚上9点左右上床,10点左右应进入深睡眠。

运动对于儿童生长也有许多好处,一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二是促进新陈代谢;三是改善孩子体质。此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孩子的厌食症状,有胃口吃饭了,营养自然就改善了。家长应该多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多做跳绳、打篮球、打羽毛球等身体向上且四肢运动较多的运动,也有利于长高。

2016-08-19

徐旭
徐旭 主任医师
无锡市人民医院 儿内分泌科